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政務推廣

重慶:以創新機制推動“三醫”走向高效協同

2025年01月26日15:01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重慶1月26日電 健康是實現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石。近年來,重慶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病煩”問題為切入點,積極探索創新,推動醫療、醫保、醫藥“三醫”高效協同發展和治理,為醫藥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

為全面提升“三醫”協同效能,重慶市高規格組建“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專項改革工作專班,將“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專項改革納入市委“三個一批”重點改革任務,由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擔任組長,市政府分管副市長擔任副組長,8個部門主要負責人作為成員,明確專班運行機制和部門分工,強化統籌協調與集中研究,合力推進重大改革任務落實。

另外,重慶市委改革辦牽頭制定並印發《重慶市“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專項改革方案》,聚焦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提升“三醫”協同數字化治理能力等7個關鍵領域,謀劃22項改革措施,逐一明確責任分工。方案還提出15項核心績效指標、9項重大應用場景、7項預期重大改革創新成果以及10項擬出台的重大政策文件,為改革提供清晰的路線圖和任務書。其中,涉及醫藥衛生領域的改革文件,均通過“三醫”部門共同調研起草、會審會簽,確保科學性、可行性和協同性。

不僅如此,工作專班每季度召開“三醫”協同改革推進會,專題研究重點改革任務和政策調整。在推進重大改革事項時,臨時組建聯合攻關小組,進駐主責單位集中辦公,實行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銷號制落實,確保各項改革舉措落地生根、取得實效。

數字賦能 提升協同效能

重慶市加快建設全市統一的“數字健康大腦”,依托數字重慶“一朵雲”,建設衛生健康雲專區,實現市域公立醫院全覆蓋。

據悉,重慶市在全國率先發布省級《衛生健康數據資源目錄體系》地方標准,形成7200余個數據項,歸集數據總量301.5億條,通過一體化數字系統(IRS)依申請向其他部門(單位)提供數據資源59類。推動數據回流,實現數據支撐能力下沉區縣,支撐區縣應用開發。制定印發《重慶市“三醫”數字化協同建設方案(1.0版)》,建設“三醫”統一“駕駛艙”和數據交互中心,實現醫療、醫保、醫藥數據互通共享,支撐就醫服務、智慧治理、綜合監管等應用場景。

此外,重慶市以“醫檢互認”應用推進數字醫學影像服務改革。依托衛生健康雲,建設全市醫學影像雲中心,全面實現市、區(縣)、鄉(鎮街)三級醫療機構的數字醫學影像檢查結果數據匯聚和互通共享,全市擁有影像設備和能夠提供影像診療服務的公立醫療機構實現100%接入。居民可自主查詢所有影像檢查圖片及報告。2024年全年,重慶醫學影像膠片替代率超過80%,調閱查詢量達1067.68萬人次,互認量達88.91萬人次,節約檢查費用1.98億元。實現了醫學影像“一次檢查、終身可查,一地檢查、全市互認”。

重慶市在全市范圍內按照“一人一檔一屬地”原則,建設完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並構建檔案新建、轉建、更新、異地服務的管理規則和系統建設。建立涵蓋出生醫學証明、預防接種、慢病管理等公共衛生,以及門診處方、治療用藥、住院病歷、檢查檢驗、體檢報告等醫療服務信息,截至2024年,全市已統一建立2835萬份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首頁(全市居民建檔率88.34%)。

並且,重慶推進多個應用形成實戰實效,以“融跨協同”治理理念,建成“新生兒出生一件事”應用,推進新生兒家庭所需10個事項全程一次網辦﹔建成“疫智防控”應用平台,推進跨部門實時聯動、分工協作、智能輔助的傳染病監測預警和處置。

資源下沉 提升基層實力

為筑牢基層醫療根基,重慶市建立基層醫療衛生發展“資金池”,按一定比例提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區縣級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服務收入,財政投入部分資金等,根據眾籌原理形成發展“資金池”,集中資金對鄉鎮衛生院建設,有效盤活閑散資金,同時應對建設單位資金不足。“資金池”主要用於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醫環境改造、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培養。自2021年以來,全市已實現“資金池”區縣全覆蓋,截至2024年,累計籌資25億元,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新建或改建房屋18.47萬平方米,購置醫用設施設備451台(件),有效提升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改善了基層就醫環境。

此外,重慶市全面推開“縣聘鄉用”改革。建立骨干醫師下基層機制,每年區縣級醫療機構按照不低於當年新招聘執業醫師類人員數量的80%派員,優先安排中級及以上職稱人員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至少一年,截至2024年,累計派遣“縣聘鄉用”人員3012人。制定系列約束措施,變更績效工資發放渠道,區縣將所有“縣聘鄉用”人員納入一個新的虛擬單位,單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對於在基層工作滿3年的人員,在職稱晉升、崗位聘任等方面享受優先政策。連續服務滿5年及以上的人員,回到原單位可按程序直接轉評同級全市通用職稱。“資金池”可分擔派出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支出,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區縣級醫生的診療服務。

同時,重慶市建設縣域遠程診療中心。依托區縣級醫院建立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心電診斷、病理診斷四大遠程診斷中心,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建立區縣級檢驗、影像、心電、病理質控中心,統一質控管理標准。建立遠程診斷費用共擔機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區縣財政按一定比例,根據診斷量對區縣級醫院進行合理補償。實現四大遠程診斷中心區縣全覆蓋,“鄉鎮檢查、區縣診斷、鄉鎮治療”的診療模式初步形成,2024年全市完成診斷量超300萬人次。

協同治理 降低群眾就醫負擔

在醫療領域,重慶市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降低大型設備檢查等項目價格,提升急診、護理、重症監護、手術等體現醫護人員價值的醫療服務項目價格,逐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目前正在啟動新一輪的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調整。

在醫保領域,重慶市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動態調整創新藥械所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支付標准,完善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持政策,將中醫優勢病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截至2024年,實行DRG付費的病種覆蓋率達到85%,患者自付費用下降15.57%。。

在藥品領域,重慶市推進藥品耗材集採“擴圍提質”,加大力度組織和參加省級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增加集採藥品耗材品種數量,開展挂網價格治理。2024年,全市集採藥品耗材品種數量達783種。

在“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機制下,重慶市基本形成了分級診療格局,居民就醫成本得到合理控制,健康水平不斷提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效明顯。(胡虹、施懿)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人民網與重慶文化旅游集團聯合舉辦主題黨日活動
  人民網與重慶文化旅游集團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聯合舉辦“跟著總書記讀好書”主題黨日活動。鄒樂攝 人民網重慶5月22日電 (記者劉政寧)5月22日上午,人民網與重慶文化旅游集團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聯合舉辦“跟著總書記讀好書”主題黨日活動。…
2025年重慶市科技活動周將於24日啟幕
  人民網重慶5月22日電 (記者胡虹)22日,記者從重慶市科技局獲悉,2025年重慶市科技活動周將於5月24日在賽力斯五雲湖會議中心正式啟動。主場活動由重慶市科技局、市委宣傳部、市教委、市科協、市社科聯、沙坪壩區政府聯合主辦,以“矢志創新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將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重點示范科普活動20余項,各區縣、市級有關部門及市級科普基地將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活動600余項。…
渝藏(昌都)文化旅游消費季在渝啟幕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重慶5月22日電 (記者馮文彥)為深化渝昌兩地文化交流協作,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助力昌都打造紅色旅游目的地,喜迎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21日,由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西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昌都市人民政府、重慶市對口支援西藏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重慶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工作隊主辦,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局承辦的“渝藏(昌都)文化旅游消費季”活動在重慶朝天門廣場正式啟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