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北碚區小華蓥村徐娟返鄉創業
“假期到我家住民宿”
正月初二上午8點,重慶市北碚區金刀峽鎮小華蓥村“浮岩間”民宿,廚房飄出陣陣香氣。
“這道點心是我小時候的最愛,現在成了民宿的爆款。”系上大紅圍裙,民宿經營者徐娟將青殼鴨蛋輕輕磕開小口,填入臘肉、糯米和玉米粒,而后放入蒸籠。這道名為“燕歸巢”的原創美食,正是今日早點之一。
屋內,“福”字燈籠高高挂,大紅條幅裡寫滿祝福﹔紅盒堆疊、綠植簇簇,點綴出濃濃年味。窗外,山色旖旎,陽光洒落,還有一片尚未退卻的雲海。“民宿月均營業額約15萬元,這個月因為春節假期,能沖上25萬元。”徐娟笑道。
3年前,在重慶主城區工作的徐娟選擇返鄉創業。“金刀峽不缺山水靈氣,缺的是留住客人的載體。”她通過貸款,將舊房改建成擁有地暖、壁爐的現代民宿。但開業初期便遭遇困境——山間道路崎嶇,游客常常錯過入口。
轉機出現在2022年。鎮政府爭取100萬元專項資金改造通村道路,將原本的陡峭土路升級為單向車道。“現在到偏岩古鎮隻需15分鐘車程,不少客人選擇假期到我家住民宿。”徐娟說。
早餐過后,戶外草坪區熱鬧非凡,剪窗花、圍爐煮茶、投壺……徐娟帶著客人們開始了上午的活動。
客人張先生帶著4歲的女兒學寫春聯,“孩子很感興趣,非要把‘福’字描三遍”﹔餃子區,65歲的王阿姨一邊揉著面團一邊感慨:“這個土灶,讓我想起小時候的灶火間。”
下午2點,徐娟驅車帶著客人們前往偏岩古鎮游玩。
熙熙攘攘的人群、熱熱鬧鬧的集市,一場新春趕大集活動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鎮裡的文旅活動,都會將民宿納入整體推介范圍,我們參與了20多場活動,場場爆滿。”徐娟說。
走在古鎮新建的500米親水步道上,客人們或駐足、戲水,或在河邊休息、喝茶。前方一棵大黃桷樹,樹干足有四人圍抱那麼粗。
“大家看這棵黃桷樹,樹齡超過200歲,是古鎮地標。”站在樹下,徐娟將古鎮歷史文化娓娓道來。為經營好民宿,她研讀了偏岩古鎮地方志,“要當好客人們的導游,與古鎮一起成長。”
暮色降臨,長條木桌上漸次擺開魔芋鴨、腰花面等地道美食。后廚裡,徐娟正將金刀峽挂面下入冬陰功湯底。
“鎮裡定期組織廚藝培訓,這道改良版小面最受歡迎。”春節前,徐娟特意組織民宿全員參加了鎮裡組織的三期美食培訓班。原來,北碚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聯合區內甲級旅游民宿、莫干山民宿專業運營團隊,針對民宿發展實際需求,開展民宿主理人系列培訓,從2024年6月起,已根據民宿業主需求定制開展多期培訓。
“出來過年,最‘抓人’的年味兒就是一頓特色家宴。”麻辣火鍋配涼茶套餐、臘味拼盤搭甜酒釀、泉水雞佐紅酒……徐娟與同事們為客人量身定制本地特色過年大餐,吸引不少游客。
用餐完畢,客人們陸續在篝火旁圍坐。伴隨著音樂、美食,院子裡回蕩著歡聲笑語。“我們還會開發漢服旅拍、非遺手作等體驗項目,豐富民宿娛樂內容,讓民宿持續火下去。”徐娟說。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02日 02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