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線下地”讓重慶老舊小區煥新顏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老舊小區改造成為各地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在重慶,尤其是部分老舊小區,存在著大量凌亂的電力和通信線路,這些“飛線”交織成的“蜘蛛網”,不僅影響了市容,還帶來了一定隱患。然而,隨著一場名為“飛線下地”的專項行動啟動,這一局面正在悄然改變。
以江北區觀音橋塔坪片區為例,該片區地處觀音橋商圈核心區,是江北區城市更新的重點民生工程之一。該區域的綜合改造工程涉及建筑面積約11.67萬平方米,涵蓋44棟住宅樓和1487戶居民。
改造前,小區內的電力和通信線路密布,猶如一張無形的“蜘蛛網”橫亙在居民樓之間,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小區的整體面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相關政府部門決定在該片區啟動飛線下地的專項行動,率先進行試點,探索出適合重慶本地的改造模式。
在這一過程中,中國電信重慶公司作為主要的通信運營商之一,不僅承擔了技術支持,還在政策推動和資源協調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飛線下地,顧名思義,就是將這些凌亂不堪的線路進行地下化處理,消除視覺污染和安全隱患。”中國電信江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飛線下地,能夠有效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並推動城市功能的優化。
據了解,為了確保飛線下地工作的順利推進,中國電信聯合多家運營商進行資源整合,通過建設完整的地下通信管道、建設“多網合一”系統,以及對廢舊線纜進行拆除回收的“三步走”策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整體質量。
該負責人介紹,項目實施過程中,中國電信江北分公司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和組織協調能力,為了節約工期,公司委派多支施工隊伍進行並行作業,實施突擊建設。通過提前與居民溝通,逐戶了解居民的空余時間,成功實現了“通信無感遷轉”,確保了用戶在整個改造過程中幾乎沒有感受到任何網絡中斷或不便。
部分區域改造前后對比照片。中國電信重慶公司供圖
部分區域改造前后對比照片。中國電信重慶公司供圖
部分區域改造前后對比照片。中國電信重慶公司供圖
原本預計需要三個月完成的多網合一建設,通過科學調度和精密安排,在一個月內便提前保質保量地完成,且在整個過程中未收到任何客戶投訴。
不僅如此,中國電信江北分公司在項目實施中不斷總結經驗、優化流程,最終形成了全市首創的《江北區老舊小區飛線下地項目操作手冊》,以及制定了《江北區老舊小區飛線下地專項工作細則》,為今后其他老舊小區的飛線下地改造工作提供了系統化、標准化的實施模板。
盡管飛線下地工作艱巨且復雜,但經過施工后,塔坪片區的居民紛紛表示了滿意。原本雜亂的電線和通信設施不再橫亙在樓道內,極大提升了居民的居住環境。
“現在樓道寬敞了,連帶著心情也好很多。”住在塔坪片區的王女士說,“過去看著那一堆亂七八糟的線,心裡總覺得不安全。現在,不僅樓道整潔了,電信公司的服務也變得更好了,信號也更穩定了。”
改造工作結束后,江北區住建委、經信委相關負責人到中國電信江北分公司,就公司在塔坪老舊城市更新項目中的突出貢獻表示感謝,並代表政府主管部門向公司贈送錦旗及感謝信。
中國電信江北分公司總經理李吉勇表示,今后公司將扎根江北,繼續發揮央企的排頭兵作用,積極參與數字重慶在江北區的探索和實踐,為江北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多貢獻。(馬春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