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民俗、體驗非遺、入住民宿——
春節期間重慶鄉村旅游火了

1月31日,大年初三,巴南區西流沱小鎮,精彩的舞龍表演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駐足觀看。通訊員 李攀 攝/視覺重慶
“奔縣游”“鄉村游”成為春節旅游市場的熱詞。今年,重慶作為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分會場之一,吸引了全球游客的目光。2月3日,記者從多家旅游平台了解到,春節長假期間,我市鄉村旅游訂單穩步增長,熱度持續攀升。
特色民俗引人入勝
“從今天早上開始,游客中心就已‘爆滿’。”2月3日,涪陵美心紅酒小鎮游客中心工作人員小李忙得腳不沾地。
“民俗文化是小鎮的‘流量密碼’。”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春節期間,景區設計了蛇年迎春燈會、龍蛇共舞巡游會、迎財神民俗活動、打春牛賀新春等多場春節民俗主題活動。從除夕到初六,累計接待游客超過42萬人次。
“沒想到一台‘村晚’能看到各地民俗文化!”到秀山縣洪安鎮旅游的湖南游客楊女士激動地說,當地“村晚”迎新春系列演出之一的民間吹打樂《歡樂的土家苗寨》讓她印象深刻。
洪安鎮是重慶、貴州、湖南三省市交界之地,有“一腳踏三省”“渝東南第一門”之稱,是文學家沈從文筆下《邊城》的原型地,也是民俗文化“富礦”。今年春節期間,洪安鎮不僅延續了“村晚”系列活動,還在邊城洪安景區內表演大足鯉魚燈舞、秀山花燈歌舞等節目,開展“幸福拉拉渡”農趣游戲、打糍粑等民俗體驗活動,以迎接四方游客。
春節前夕,市農業農村委發布了2025年新春巴渝農耕文化體驗游十大精品線路,包括忠縣農耕文化體驗之旅、黔江·土家農耕文化體驗之旅等線路,也因此迎來了旅游高峰。
鄉村民宿格外火爆
正月初二上午8點,在北碚區金刀峽鎮小華蓥村“浮岩間”民宿外,山色旖旎,陽光洒落,還有一片尚未退卻的雲海﹔民宿內,窗戶上貼著大紅色的福字,大紅燈籠高高挂,點綴出濃濃年味。
這個春節,這家民宿的經營者徐娟格外繁忙。
3年前,在重慶中心城區工作的徐娟返鄉創業。“金刀峽不缺山水靈氣,缺的是留住客人的方法。”徐娟將舊農房改建成擁有地暖、壁爐的現代民宿。
一開業,民宿便迎來大批“粉絲”,今年春節前夕,房間更是預售一空。“以往民宿月均營業額約15萬元,這個月因為春節假期,能沖上25萬元。”徐娟笑道。
“現殺土雞湯不能少,魚要有一條,客人包餃子的工具夠不夠……”在北碚區澄江鎮縉雲村,“縉閑居”民宿主理人劉武一家正忙著補充食材,咨詢電話不斷響起。
今年,劉武將農家樂升級改造為現代民宿,迎來一大筆訂單。“改造后雖然隻有8個房間,但因為客單價上去了,收入接近過去的兩倍。”劉武說,鄉村特色民宿已成為不少游客度假的“首選項”。
“不好意思,已經沒有剩余的房間,我們最早能預訂的房間已經排到了春節后……”春節期間,巴南區天星寺鎮花房村,“花房故事”民宿預訂異常火爆,民宿負責人賀乙隻能無奈“拒客”。
“鄉村民宿可以讓游客遠離城市喧囂,享受田園生活,近年來格外火爆。”賀乙說,當地的民宿大多在春節前半個月就被預訂一空,預訂量較往年有大幅增長。
據悉,春節期間僅在巴南區,民宿預訂量普遍超過90%。
非遺引客下鄉
2025年春節是首個“非遺版”春節,因此,今年非遺在重慶鄉村旅游的“玩法”中分量很足。例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梁龍舞”登上央視春晚舞台后,在銅梁區各鄉鎮賀新春系列活動中,“銅梁龍舞”就成為最熱門的演出項目。
春節期間,銅梁區安居鎮安居古城景區以非遺龍舞隊還原“龍出行”傳統儀式場景,競技龍、荷花龍、稻草龍等各色巡游隊伍爭相亮相,吸引中外游客現場感受年味。
重慶高新區走馬古鎮用非遺點燃游客的熱情:春節期間,舞龍隊、舞獅隊、花船、腰鼓隊等在古鎮裡巡游﹔當地村民自編自演的蓮簫舞、魚燈舞等吸引了十裡八鄉的村民前來打卡。
在巴南區西流沱小鎮,木洞山歌、接龍吹打、姜家舞龍等非遺展演吸引了不少親子游游客﹔在梁平區屏錦鎮,梁平木版年畫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徐家輝則忙著指導各地游客體驗梁平木版年畫技藝……
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地域遼闊,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散落在各個鄉村,未來我市將因地制宜打造鄉村特色文化IP,發展鄉村文旅新業態,推動鄉村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劉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