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區政協:將群眾的“急難愁盼”轉化為“履職清單”

2024年,武隆區政協將百姓的“急難愁盼”轉化為委員的“履職清單”,累計提交提案220件,助推解決民生問題40余件,以實干實績書寫了一份有溫度、有力度的民生答卷。
斑駁的砂磚房曾是武隆老城區的“心頭病”,牆體風化、安全隱患等問題長期困擾著居民。面對這一民生難題,武隆區政協走訪10個街道社區、召開12場群眾座談會,梳理出管線老化、結構隱患、功能缺失等5類突出問題。根據《關於加快推進城區砂磚房治理的建議》,武隆區組建專班,創新“一樓一策”改造模式。
隨著工程的推進,169棟老舊砂磚房煥發新生,14.68萬平方米的改造區域蝶變為安全宜居的生活空間:加固后的樓體穿上“新衣”,蜘蛛網般的管線“隱身”入地。
2024年5月8日,武隆區政協提案委召開“渝事好商量”協商會議,專題協商興旺農貿市場搬遷事宜。會上,區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就興旺農貿市場搬遷情況作介紹。與會部門、政協委員及攤主代表圍繞過渡期農貿市場的搬遷位置、新建農貿市場的改造提升等老百姓關注的焦點問題進行深入交流探討,並提出意見建議。
發言中,委員們堅持問計於民、問需於民,把尊重群眾意願貫穿始終,從可行性、便利性、承接性等多方面綜合考慮,提出最優“答卷”。
“鴨江場鎮到鴨江小學的客運車輛開通后,我們不再開車接送孩子,安全了!”看著運行的客運車輛,鴨江鎮居民無不點頭稱贊。
這一改變,源於區政協委員彭建梅的一份細心發現。她發現鴨江場鎮至學校未開通農村客運線路,多數家長通過自駕車或步行接送小孩,在上下學高峰時段,存在人車混雜的現象,安全隱患較為突出。
經過深入調研,一篇名為《關於開通鴨江場鎮至鴨江小學客運路線保障學生出行安全的建議》的社情民意信息應運而生。在相關承辦部門的大力推進下,鴨江鎮800余名學生坐上了客運車輛,安全問題迎刃而解。
數據顯示,2024年,武隆區政協委員累計提交提案220件,其中集體提案8件,審查立案188件,確定重點提案21件,辦結率100%,滿意率99.5%﹔全年收集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農貿市場改造、課后延時服務等民生訴求200余條,形成社情民意信息114篇﹔開展調研、視察、座談等活動,提出意見建議100余條,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出實招、謀良策、增共識。(任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