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業何以紛紛加碼布局重慶
深化中央企業與重慶市合作座談會釋放重要信號

2月14日,初春的北京暖意萌動,國家會議中心宴會廳華燈璀璨、高朋滿座。當天,深化中央企業與重慶市合作打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和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座談會在這裡舉行,45家中央企業、重慶市19個市級部門、14個區縣以及11家市屬重點國企等主要負責人共聚一堂,共話情誼、洽談合作。
一項項簽約、一次次握手,見証中央企業與重慶市合作掀開新的篇章。
中央企業為何如此看好重慶,紛紛加碼布局?本次簽約落地的項目將如何推動重慶高質量發展?下一步,重慶與中央企業如何共享時代發展機遇?座談會上,一系列重要信號持續釋放。
中央企業持續看好重慶
聚光燈閃爍,掌聲四起,在數百人的見証下,中國信達與重慶市地產集團在座談會現場完成簽約,開啟新的合作之旅。
事實上,中國信達在重慶區域累計投資規模超過1100億元,和8個中心城區開展合作,投資50多億元對三峰環境、重鋼西昌礦業、長安新能源等企業實施市場化債轉股,累計盤活低效資產超160億元。
“重慶作為我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直轄市,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雄厚的產業基礎、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巨大的創新潛力。”中國信達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衛東表示,重慶正在大力推進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做大做強“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等重點工作,與中國信達的主責主業高度契合,雙方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和中國信達一樣對重慶信心滿懷的,還有中國長城資產。
“中國長城資產在重慶地區累計提供超300億元資金,致力於打造特殊資產‘生態圈’。”中國長城資產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總裁向黨表示,當前,重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著力打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和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在產業升級、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矚目成績,有著巨大潛能。
比如,在“兩新”“兩重”政策持續發力下,重慶落后產能將加速出清,新動能將不斷積蓄壯大﹔在落實“穩住樓市股市”的總體要求下,重慶諸多上市公司及房地產企業具有價值修復和提升空間。其中所需的資源整合、重整重組等金融服務,正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特色優勢所在,“中國長城資產將緊緊抓住這一機遇,繼續深化與重慶市國企、產業龍頭企業的合作,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金融支持。”
作為扎根重慶多年的中央企業,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奕輝也出席了座談會。
“重慶水、陸、空交通體系完備,產業基礎雄厚,傳統與新興產業兼具,高校及科研院所眾多,人才和勞動力充足,疊加多項國家重大戰略,政策、區位、產業優勢明顯,發展動能強勁。”陳奕輝表示,重慶獨特的“山城”地形和復雜地質條件,與中國安能“防災減災、應急搶險、工程建設”的主責主業高度契合,“未來,我們將與重慶進一步加強合作,做山城堅如磐石的‘安全守護者’、攜手共進的‘發展同行者’。”
簽約項目助推區域發展
重大項目建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和“壓艙石”,中央企業與重慶合作正重塑區域經濟發展“新引擎”。
“這次座談會上,渝中與中國五礦集團合作共建黃花園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片區投資總額120億元。”渝中區區長謝東表示,簽約后,將立即啟動首期14億元項目建設,新增11萬平方米生產性服務業優質載體。
謝東表示,該項目的落地是渝中區以城市更新帶動產業集聚、人才匯聚的又一典型案例,是渝中區助力全市打造國家工業設計示范城市、全球設計之都的又一強力支撐。
收獲滿滿的,除了渝中,還有武隆。
武隆區與大唐集團正式簽訂“重慶武隆銀盤抽水蓄能電站”投資協議。武隆區區長左軍介紹,該項目列入國家“十四五”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重點實施項目,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助力實現“雙碳”國家戰略,優化能源結構,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除了在產業結構、綠色發展等領域實現再突破,中央企業與重慶在城市品質提升方面也有合作。
比如,中國長城資產與重慶簽署的重慶灣項目,地處重慶兩江交匯核心區位,是重慶市“兩江四岸”核心規劃建設項目。“目前,我們已經擬定重組方案,計劃投放約25億資金,盤活區域內困境存量資產,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為重慶‘兩江四岸’及‘城市會客廳’的規劃建設注入新活力。”向黨說。
誠邀中央企業共享重慶機遇
站在新的時間節點,重慶願與廣大中央企業共享機遇、深化合作,也是本次座談會釋放的重要信號。
“當前,重慶正在大力實施城建‘六大攻堅’、房地產‘八大提升’行動,攜手中央企業,疊加放大各自優勢,將為重慶加快超大城市現代化建設注入強勁動力。”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主任唐小平介紹,重慶與部分中央企業圍繞城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更新等,現場簽約和深度洽談了一批重大項目,投資體量大、前景好。
接下來,重慶將進一步探索可持續城市更新模式,更好統籌城市能級與產業能級,創新投融資模式,實現與中央企業更高水平、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戰略合作,促進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打造更多引領性、標志性、共贏性成果。
事實上,在綜合交通體系建設與城市更新領域,中央企業在重慶大有可為。
“眼下,重慶正提速構建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實施‘2小時重慶’交通圈補短板工程。”重慶市交通運輸委主任何慶表示,歡迎廣大中央企業來渝投資建設,攜手推進璧山機場、黔吉高鐵、都市圈四環高速公路等52個、總投資超5000億元的重大項目實施,提速構建現代化集疏運體系。重慶誠邀中央企業深度參與重慶交通運輸物流業發展,推動在渝設立主基地航空公司、國際貨運物流平台等,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
“座談會發布的城市機會清單,是重慶向廣大中央企業發出的誠意‘邀請函’,我們願與中央企業共享時代紅利、共繪發展藍圖。”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高健表示,重慶將一如既往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竭誠為中央企業在渝投資興業創造一流環境,迭代升級中央企業在渝重大項目服務保障機制,不斷促進中央企業與重慶市合作共享、互利共贏。(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唐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