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渝”你共筑 千場微宣講“梗”有料
“千人萬場”網絡安全進基層微宣講活動進入下半場

“秀山花垣鬆桃連,網絡世界一線牽。邊城兒女話安全,阿妹阿弟聽我言。陌生鏈接莫亂點,個人信息要保全,不明網站要看清,賬號密碼莫輕信,網絡謠言莫傳播。”
日前,在秀山縣梅江鎮民族村“千人萬場”網絡安全進基層微宣講活動現場,宣講員一口帶著方言的網絡安全順口溜,讓群眾“聽得懂、記得住”,贏得大家的陣陣掌聲。
去年9月以來,我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千人萬場”網絡安全進基層微宣講活動,各區縣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力求讓活動更有料、宣講更走心。截至目前,活動已開展5000余場,覆蓋110余萬人。
網絡安全融入生活故事
用“身邊事”傳遞“硬”知識
“近年來‘騙臉’事件頻繁發生,不法分子誘騙兒童用親人照片解鎖智能門鎖、手機。在場的爸爸媽媽注意,影像資料莫隨便上傳哦。”去年9月,在江北區石馬河街道,“千人萬場”網絡安全進基層宣講第一課現場,重慶市網絡安全宣講團代表胡婷幽默風趣的宣講,令參與的“學生”們在歡笑中深思。
如何讓大家願意聽、聽得懂、喜歡聽,把網絡安全的理論知識學到心裡去?胡婷一直在思考,她精心准備宣講稿件,將網絡安全知識融入生活故事中,活用生動有趣的比喻和圖像來解釋復雜的網絡安全概念,將防火牆比喻為家門的鎖,將病毒比喻為小偷等,讓大家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網絡安全知識。
“深度偽造”搬上宣講台
“高端詐騙”危機就在身邊
去年12月,在大渡口區天安數碼城黨群服務中心,一名由圖片生成的AI女孩,通過屏幕和大家對話。
視頻中的女孩或微笑或哭泣,向大家表達,自己不希望被用於欺騙他人、不希望變成虛假網紅受人欺負、不想讓真實世界中還未長大的自己信用破產。
“確定這不是真人嗎?她眼淚流下來的瞬間,我真的分辨不出來真假。”“很難想象這是用一張幼童圖片制作出來的,不僅跨越時空,還能與人對話。”宣講現場,聽眾們忍不住議論紛紛,也因此對DeepFake(深度偽造技術)記憶深刻,有人甚至悄悄拿出手機,現場刪起圖片來。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深度偽造這項技術的門檻和成本已降低到任意一個普通網民都可使用,而社會大眾還沒能意識到其中的危險。”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度偽造涉及的網絡詐騙、敲詐勒索、煽動惡性輿論等相關網絡安全問題頻發,其中一個重要原因,還是人們防范意識薄弱、心存僥幸,認為這種“高端詐騙”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他們將深度偽造搬到宣講現場,就是要提醒大家,網絡安全問題距離我們並不遙遠。
網絡安全成“開學第一課”
共筑網絡安全“防火牆”
“大學生如何預防詐騙陷阱?最重要的是消費要理性,不要讓‘開學季’變成‘燒錢季’。針對金融產品真偽的辨別,我送大家一個知識錦囊:‘一看二問三查四不要’。‘四不要’就是不要輕信不明信息、不要隨意透露個人信息、不要打開不明網絡鏈接、不要輕易匯款轉賬。”去年9月,在重慶科創職業學院,“千人萬場”網絡安全微宣講成了同學們的“開學第一課”。
市委網信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千人萬場”網絡安全微宣講進基層活動,是我市網絡安全改革工作的重要舉措,旨在加強網絡安全常態化宣傳,傳播網絡安全人人參與、人人有責、人人共享的理念,打造具有重慶辨識度的活動品牌。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聚焦生活中常見的網絡安全風險,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開展網絡安全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校園、進家庭等宣講活動,攜手共筑網絡安全“防火牆”。(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卞立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