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力爭2025年貨幣政策工具資金投放量達1500億元

人民網重慶2月17日電 2月17日,重慶市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第一場)——推進實施“智融惠暢”工程舉行。人行重慶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外匯局重慶市分局局長姚力介紹,2025年,重慶力爭投放貨幣政策工具資金1500億元,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營造寬鬆的社會融資環境。
重慶各項貸款余額突破6萬億元
2024年,人行重慶市分行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有效履行央行宏觀調控和金融管理職責,強化逆周期調節,助力重慶經濟發展態勢向上向好。
姚力介紹,2024年,人行重慶市分行堅決執行支持性的貨幣政策,全年投放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工具資金1418億元,同比增長24%,規模創歷史新高,惠及小微、民營、涉農等市場主體14.3萬戶﹔支持各類主體在銀行間市場發債融資2203億元,同比增長8.9%。
在各項政策措施帶動下,重慶保持融資總量穩定增長。據統計,2024年,全市社會融資規模增量7565億元,各項貸款余額突破6萬億元。
與此同時,人行重慶市分行加強利率管理,引導利率下行,降低社會融資成本。2024年12月,全市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3.35%,同比下降0.49個百分點,個人住房貸款利率3.20%,同比下降0.82個百分點。率先完成批量調整存量房貸款利率,為全市227萬戶家庭每年減輕利息負擔約43億元。
姚力表示,在支持重點領域方面,人行重慶市分行加大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以及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支持。其中,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碳減排支持工具等落地重慶311億元。保障房建設、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公共設施“三大工程”貸款余額297億元,居全國前列。2024年末,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突破7000億元,較年初增長8%﹔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2617億元,同比增長14.6%﹔綠色、普惠小微、民營經濟等貸款增速均高於平均水平。
此外,人行重慶市分行打造覆蓋西部陸海新通道全域的跨境金融服務網絡,為企業融資結算提供一體化服務。2024年末,通道領域融資余額超6千億元,同比增長15.5%。獲批中西部首個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等5項創新試點,擴大人民幣在“渝車出海”等重點領域使用,全年跨境人民幣結算量近4千億元,同比增長37%,高於全國15個百分點。
綠色金融方面,制定標准30項、創新產品330余款,推動綠色金融加快發展。2024年全市綠色貸款新增額佔各項貸款增量的41.6%,有力支持美麗重慶建設。此外,涉外支付服務進一步優化,重點商戶、重點文旅場所外匯服務實現全覆蓋,外籍來渝人員移動支付筆數同比增長5.8倍,支持外卡取現的ATM機佔比達98%。
2025年力爭投放1500億元貨幣政策工具資金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做好金融支持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
年初以來,全市金融機構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實現良好開局。1月份,全市人民幣企事業單位貸款新增749億元,余額同比增長10.3%。其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7.1%,普惠小微貸款同比增長9.9%,科技型企業貸款同比增長19.8%。
姚力表示,下一步,金融部門將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更加務實的工作、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做好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
總量上管夠,保持流動性充裕。落實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強化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協同,促進信貸合理增長、均衡投放。力爭2025年貨幣政策工具資金投放量達1500億元,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營造寬鬆的社會融資環境。
結構上優化,提升金融支持質效。重大戰略方面,將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重大戰略,重點圍繞5大萬億級產業集群、成渝中線高鐵重點項目,以及通道沿線省市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項目儲備和融資對接。重點領域方面,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為牽引,聚焦做大做強“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實施金融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專項行動,大力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其中,在支持未來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數智化改造方面,圍繞空天信息、低空經濟、數字經濟等領域,不斷優化金融服務,加大金融供給。薄弱環節方面,將開展支農支小再貸款專項支持行動,加大對民營、小微、涉農等領域支持。此外,還將開展金融支持文旅產業發展、金融支持促消費等專項行動,支持重慶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國家消費中心城市,全方位擴大內需。
改革上突破,打造更多重慶辨識度成果。著力推進科技金融改革,積極申創國家級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對接“416”科技創新戰略布局,搭建科技金融聯盟,實施科技領航計劃,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疊加貸款貼息等政策,提升金融服務水平。還將深化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推動綠色貸款余額突破1萬億元﹔迭代升級企業碳賬戶,推動轉型貸款擴面增量,促進農業轉型金融試點落地見效。
開放上爭先,助力打造內陸開放國際合作引領區。以金融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為牽引,推動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試點擴面增量,爭取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等政策加快落地,指導金融機構創新適配通道發展的金融產品。如,持續探索多式聯運提單融資模式,為物流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
統籌發展和安全,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扎實履行金融穩定和宏觀審慎管理職能,進一步規范存貸款市場競爭秩序。加強金融風險監測、評估、預警和應對,維護金融體系穩健運行,促進經濟金融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胡虹、向詩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