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退休”的手機去哪兒了

“以舊換新”,是當前消費領域的高頻熱詞。
在這一政策帶動下,2024年家電消費持續火熱。2025年,手機等數碼產品也納入以舊換新補貼范圍。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手機等數碼產品全國銷售額達141億元,同比增長約182%。
換新的同時,舊手機也大量產生。這些“退休”的手機去哪兒了?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超過半數的舊手機被閑置留存
“賣也賣不了多少錢,隻能扔在家裡‘吃灰’。越攢越多,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近日,家住九龍坡的楊女士整理家務時,看到抽屜裡存放的10多部舊手機,不由得感到頭疼。這是她和丈夫這些年來淘汰的廢舊手機,由於卡頓、掉電快、內存不足等原因,這些手機閑置已久。
盡管這些舊手機早已不使用,但楊女士並不願意送到回收點出售。“賣出去有點心疼。”楊女士舉例說,2022年上市的一款某品牌手機,當年發售價格超過6000元,如今回收價僅1000元左右﹔一款原價超2000元的某品牌手機,用了一年多,收購價僅六七百元。另外,一些不能上網的“古董機”回收價僅5元/部。
其實,很多市民像楊女士一樣將廢舊手機存放在家裡,且越積越多,隻有一小部分用戶願意出售廢舊手機。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一部手機的平均壽命約為2.2年。然而,消費者購買新手機后,換下來的舊手機有約54.2%被閑置留存。這些閑置的廢舊手機不僅是資源浪費,如果隨意丟棄,還會污染環境。
為何消費者不願將手機回收處理呢?相關調查顯示,市民在電子產品回收時,主要擔心兩大問題:一是回收價格不透明﹔二是隱私數據被泄露。尤其是個人隱私泄露問題,越來越成為信息時代的“痛點”。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每年產生6億至7億部廢舊手機。根據行業數據測算,“十四五”時期,中國手機閑置總量將達到60億部,二手手機潛藏價值超6000億元。
專業回收機構解決市場痛點
巨大的商機面前,市場的“痛點”正被逐步解決。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和“小商販模式”回收手機不同,近年來我國“標准化回收”發展迅速。如回收寶、愛回收等機構,閑魚、轉轉等二手電商均開展手機回收業務。
2月15日,記者來到位於沙坪壩華宇廣場的轉轉手機回收門店。據工作人員介紹,轉轉手機回收門店提供從評估到檢測的一站式舊手機回收服務,全程透明。
“我們有一套嚴格的檢測流程,包括外觀檢查、性能測試等,確保每部舊手機都能得到准確的估價。”工作人員一邊演示檢測流程,一邊向記者介紹。記者注意到,檢測過程中,工作人員使用了專業設備和工具,確保檢測結果的准確性。
在回收價格方面,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會根據舊手機的品牌、型號、新舊程度等因素進行綜合評估,然后給出相應的回收價格。同時,為了保障消費者的利益,他們還提供了一段時間內的保價服務。
對於手機回收中的信息安全擔憂,工作人員稱,在手機回收交易完成后,工程師會在第一時間對機器進行“金融級”數據清除,確保用戶的隱私數據安全,同時,機器的存儲介質也會物理銷毀。
除了線下回收門店外,消費者還可以通過線上回收平台、二手交易平台等方式處理舊手機。線上回收平台通常提供上門回收服務,但回收價格可能會受到物流、檢測等因素的影響。
一個環境風險和資源價值並存的產業
電子廢棄物處理,也是二手手機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秘書長於可利介紹,目前國內廢舊手機循環利用途徑有三個:狀況較好的,會在維修、翻新后進入二手市場售賣﹔破損程度較重的,則會整機拆解,拆解后的芯片、電子元器件等可以用於維修,進行再利用﹔還有一些老舊手機被拆解后,零部件和元器件無法被完整利用,拆解破碎后進行材料化回收,提煉其中的再生材料和稀貴金屬。
在重慶雙橋經開區循環經濟產業園,重慶市中天電子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家具有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理資質的企業。
該公司總經理張兵介紹,從企業端回收的手機,他們首先會進行外觀檢查、功能測試等,以確定手機的基本狀態和價值。其次,會對手機進行數據清除,包括進行內存的深度清除或採用更徹底的涉密部件破碎方式,確保隱私數據不被恢復和泄露。最后,就是對手機進行物理拆解。拆解后的零部件分類收集,有價值的部件會被篩選出來,進行回收再利用。無價值或有害的部件則會被規范處置。
記者了解到,手機屏幕、主板等器件,含有汞、鉛、鎘等重金屬在內的多種有害物質。如果處理不當,手機中的有害物質將遷移到地表水、土壤、地下水中,其在生態系統中累積,會帶來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風險。手機中的一些塑料等材料難以自然分解,如不規范處置,會對環境造成長期影響。此外,手機鋰電池如處理不當,存在爆炸風險。
但環境風險和資源價值並存。張兵介紹,手機的器件在制造過程中會添加一些貴金屬,這些貴金屬可以提取回收利用。如:屏幕裡面的銦、鈀、釕等價值較高,每噸老款手機中的黃金含量約150克。隨著近年來手機制造技術革新,每噸智能手機中黃金含量高達近300克。
“此外,一些通用硬件,比如喇叭、聽筒、攝像頭、電池等,可拆除后進行再次利用,也可將其重新組裝,作為二手手機進行再銷售。拆解后的零部件可視其狀態改造成其他設備,例如收音機、播放器等。”張兵介紹。
隨著手機等3C產品納入消費品以舊換新,據張兵預測,今年他們公司對二手手機的年均回收拆解量將超過100萬台。(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周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