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科學教育做加法 大課間時間增多 心理健康教育課開足

從新課表看中小學教育變化

2025年02月19日08:17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2月18日,鯉魚池小學,黎思琪老師(右)帶領三年級八班的孩子上舞蹈課。(受訪者供圖)

●學校為學生提供“3D打印與橋梁設計”“遇見AI”等近80門科學教育選修課程

●每天上下午各安排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於2小時

●每周一節或兩節心理健康課,課程內容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針對性安排

新學期開學,不少學生驚喜地發現課表有了一些變化。連日來,記者從我市多所中小學了解到,這學期,科學教育內容多了,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增加了,部分學校還根據不同年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安排了心理健康課程,促進孩子們健康成長。

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全息投影、手勢識別推箱子、AI互動機械手掌……2月18日,西南大學附屬中學積健樓4樓的科學教育文化長廊裡,一群學生正興奮地體驗著AI互動探索設備。

“這也太神奇了”“它是怎麼操控的呢”……同學們嘰嘰喳喳地討論著,充滿好奇。

“為上好科學課,我們重新裝修了長廊,並購買了14套AI互動探索設備。”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3月,市教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重慶市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實施方案》,提出要改善學校開展科學教育活動基礎條件,每周至少一節課后服務內容為科普講座、科學實驗等科學教育內容。為此,該校對學科教育課程內容進行了豐富,為學生提供“3D打印與橋梁設計”“遇見AI”等近80門科學教育選修課程。本學期內,該校還將組織開展“我在附中‘造’文物”、中醫藥盲盒明信片、“模山范水,因地循理”模型制作等科學教育活動。

當天,江北區華新實驗小學也上了科學課,其中,低年級是溫度計、天平測量等基礎實驗課程,高年級則結合編程、人工智能上機實操等開展進階實踐課。該校副校長吳景華介紹,此前,學校每個年級每周有2節科學課,這學期開始,社團活動增加科創拓展實驗課程,涉及編程、機器人、無人機、3D建模等前沿領域。

學校還新建了6間科學實驗室,並配備200余種基礎設備,包括3D打印機、無人機、水火箭等。此外,學校還開設20余個科學社團,智慧編程社、3D打印社等社團深受學生喜愛。學校還從市教科院、西南大學、重慶郵電大學聘請了3位科學副校長,形成“智庫團隊”。

南岸區川益小學則聯合重慶交通大學河海學院共同創建了“益生家庭·水資源科學教育家庭實驗室”特色項目,鼓勵學生觀察生活學習中與水資源相關的現象,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等。

大課間體育活動豐富多樣

去年11月,全市中小學生健康促進大會提出,要實施體育鍛煉增時計劃,每天上下午各安排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保障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於2小時。

在江北區鯉魚池小學,三年級體育舞蹈老師黎思琪向記者展示了新學期的課表。記者看到,課表上每天都有一節體育課。“從本學期起,學校在原有的每周3節體育課、1節體育健康課基礎上,新增了1節體育舞蹈課。”黎思琪說,體育舞蹈課主要教學生跳啦啦操等。今年,學校又聘請了2名專業體育舞蹈教師,保障體育舞蹈課的師資需求。

此外,學校還增加了下午20分鐘的有氧課間和30分鐘的陽光大課間。陽光大課間中,老師會引導學生進行踢毽子、跳繩、射箭等傳統項目練習,以及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等達標訓練﹔有氧課間則由學生自主游樂。

“跳繩PK賽太有趣了,今天輸了明天也要贏回來。”大渡口區育才紅旭小學校五年級學生王可跳完繩,臉上滲出汗珠。班主任還將孩子們運動的照片視頻及時分享到班級群裡,家長們紛紛點贊。

該校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學期,學校在每天下午新增了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通過設計“動感繩操”“集體長繩”“籃球韻律操”等活動,強健學生體魄。此外,學校還充分考慮天氣因素,合理安排豐富多樣的室內操,全方位保障學生運動時間。

重慶萬盛經開區和平小學還結合各年齡段學生特點,創編了課桌操,或是圍繞“一繩伴一生”主題,開展多樣繩操,讓學生們“動”起來。

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開設心理課

家長普遍關心的心理健康課程安排上了嗎?“按照市教委要求,要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課程設置計劃,每兩周至少安排1課時心理健康課程,每學期不少於10課時。”江北玉帶山小學心理健康教師付廷英介紹,為此,學校根據班級的不同情況,在本學期安排了每周一節或兩節心理健康課,由專職或兼職心理老師擔任教學。課程內容也會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進行針對性安排,如一年級的《找伙伴》課程,幫助新生適應小學生活﹔六年級的《畢業課程》,則針對學生自主意識增強、情緒波動等特點進行設計。

重慶市第三十七中學的同學發現,新學期課表上也有心理健康課。“初中和高中同學的心理特點不同,我們的課程安排也不同。”該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金澤勤介紹,例如,初一年級以“適應教育”為主,開設《初中生活適應》等課程﹔初二年級聚焦青春期心理變化,設置《情緒管理》等專題課程﹔高二、高三階段則通過《高考心理調適》等模塊化課程,為學生提供心理支持。目前學校有3名心理學專業背景教師,還外聘了高校心理學教授擔任顧問,同時邀請心理輔導機構進行輔助輔導。

渝北區騰芳小學校長董澤婭告訴記者,開學前,學校就通過教聯體組織學生在家進行一周的專注力訓練,開學后則通過心理健康運動會、“心理盲盒”活動、“為你鼓掌”手印畫團體活動和“我是專注力小達人”挑戰賽等形式,鼓勵學生表達內心想法,增強自我認知和社交技能。學校還設有心理咨詢室,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幫助他們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困惑和問題。(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李志峰 李周芳 實習生 李奕霏)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