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清華學子江津行”社會實踐活動舉行

近日,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11名在讀碩士、博士走進重慶江津,開展第三批“清華學子江津行”社會實踐活動。
活動期間,清華學子深入江津經濟社會發展一線,全方位感知江津的活力脈動。在西部(重慶)科學城江津片區,實地探訪晶帆光電、潤通科技等智能制造企業,沉浸式體驗團結湖數字經濟產業園的科創實力。在重慶樞紐港產業園,實地調研小南埡物流中心、國際物流樞紐展示中心等開放平台,近距離感受現代化新重慶樞紐之城的開放動能。
2月15日,清華學子赴江津中學、江津二中開展主題宣講,為400余名高三學子帶來特別的“新春第一課”。人工智能專業戴毅恆以“AI賦能未來產業”為主題,解密人工智能技術如何重塑產業格局﹔精密儀器專業唐麒杰結合科研實踐,分享“光學的創新應用”。這場跨越高校與中學的“思想碰撞”,既為高三學子打開認識前沿科技的窗口,更為校地人才共育架起橋梁。
自江津區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簽署《粵港澳大灣區人才交流合作協議》以來,“清華學子江津行”校地協同育才品牌已步入第三個年頭,成為雙方合作的重要實踐成果。通過建立聯合項目攻關、定向培養人才等長效機制,雙方持續深化校地合作內涵,推動高校智力資源與地方產業需求精准對接,進一步打通人才共育、資源共享的“快車道”。
“青年人才是城市發展的生力軍。當前,江津正以最大誠意為青年人才搭建舞台,以最優政策厚植人才沃土,以最好服務為人才創新創業保駕護航。”江津區委人才辦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江津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戰略機遇,深入實施“津鷹計劃”。區委書記連續四年向海內外青年發出“求賢令”,人才“磁吸效應”持續增強,2024年引進優秀青年人才483名,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等產業集群輸送創新動能。
江津正深化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重慶大學等高校的戰略合作,著力構建校地協同創新聯合體,通過創新“科技副總”“金融顧問”等柔性引才機制,推動產學研融合與成果轉化。江津,正誠邀更多青年英才成為現代化新江津建設的“城市合伙人”,共同譜寫校地共榮、產才共興的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但柯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