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與石刻造像進行了一場穿越千年的對話”
舞劇《天下大足》好評如潮

舞劇《天下大足》劇照。(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供圖)
2月21日—23日,以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為創作藍本的舞劇《天下大足》,在重慶大劇院連續演出,由此拉開該劇2025年全國巡演的序幕。
“視覺盛宴”“文化韻味十足”“仿佛與石刻造像進行了一場穿越千年的對話”……5000多張門票早早售罄,每一場演出都座無虛席,每一次返場謝幕都收獲潮水般的掌聲與歡呼聲。2月23日下午,在第三場演出落下帷幕之際,記者採訪了觀眾和相關文化專家,聽他們講述自己眼中的《天下大足》的魅力所在。
“太震撼了!作為重慶人,我去看過大足石刻很多次,每一次都有不一樣的體驗,而舞劇《天下大足》,好像給出了另一個觀賞的角度,通過舞蹈編排、音樂設計等方式,讓我們深深體悟到石刻造像躍然於舞台的強大感染力。”第三場演出落幕,市民羅映萱走出劇場后仍難掩激動之情。羅映萱說,她一直密切關注《天下大足》的巡演信息,得知重慶站有加場時,便迅速搶票觀演,她還計劃著再去實地游覽一次大足石刻。
“這部舞劇以小見大,將大足石刻背后的歷史脈絡與文化內涵巧妙地編織進舞段,讓那些在崖壁上佇立千年的石刻,以一種充滿生命力的姿態呈現在觀眾眼前。”守護大足石刻50余年的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首任館長郭相穎,在2月21日舞劇《天下大足》首演當天,即專程來看演出。郭相穎表示,這部舞劇不僅是對大足石刻藝術的致敬,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成功探索,也為向全球傳播石刻文化搭建了一座橋梁。他期待《天下大足》主創人員在接下來的巡演中,能夠如同千年前工匠開鑿石刻一般精益求精,讓這部作品走向全國乃至世界。
“藝術都是共通的,我看到了一場非常棒的舞劇。”重慶市作家協會主席張者表示,自己是一個用文字創造世界的人,原本擔心不能完全理解靠肢體語言傳達的舞台藝術,但觀演之后卻被深深打動,工匠們各自回家后和妻子恩愛起舞、女性群體勞作採蓮等片段,都令他印象深刻。從專業小說家的視角出發,張者也提出了豐富故事情節設定等優化意見。
重慶史研究會名譽會長周勇關注和研究大足文化已有40年。在他看來,大足石刻的魅力和價值有二:一是在造型藝術上追求外來佛教藝術的中國化表達,二是在佛教藝術的基礎上,用中國的文化和中國人的情感來闡釋佛教文化。他稱贊舞劇《天下大足》是重慶聯合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打造的精品力作,為重慶文藝舞台增添了一抹亮色。(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周雙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