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建科院創新技術賦能 助力“文字齋”保護修繕
2025年02月26日13:09 |

近日,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建科院”)完成重慶大學國家級文保單位“文字齋”的結構安全評估工作。作為西南地區近代建筑史活化石,這座始建於1933年的文物建筑通過現代技術手段,首次接受了全方位結構健康評估和隱患排查,為后續保護修繕工作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及科學依據。
“文字齋”是重慶大學現存最早的建筑之一。青磚灰瓦、木構飛檐,融合中西建筑美學,堪稱西南地區近代教育建筑的典范。2017年,“文字齋”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2019年晉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保護建筑公示碑。重慶建科院供圖
針對這座近百年歷史文物建筑的特殊性,重慶建科院專家團隊創造性地採用“無損檢測+數字化建模”的技術體系對建筑展開了檢測評估,完整還原了建筑結構傳力路徑,全面發現了安全隱患。
基於檢測情況,團隊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提出針對性的修復建議,重點增強內縱牆穩定性,採用鋼拉杆補強木結構節點,對傾斜廊柱進行動態糾偏復位﹔運用水性防腐劑處理木構件,保留傳統鐵絲綁扎工藝﹔同步升級排水系統,增設消防設施﹔創新構建數字化健康監測系統,實現位移、濕度等參數實時監測。
修復建議既遵循《古建筑木結構維護技術規范》,又融合現代加固技術,實現文物安全性與歷史風貌的雙重保障,獲得重慶大學及重慶市文物局評審專家的高度認可。
建筑外貌。重慶建科院供圖
目前,“文字齋”修繕工程已納入重慶市重點文物修復計劃。重慶建科院將持續提供全過程技術支撐,讓這座承載抗戰記憶、見証學術傳承的百年老建筑,繼續講述屬於山城的時代故事。(張艷)
(責編:秦潔、張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