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創新“信用監管+聯動執法” 守護市民“舌尖安全”

陽光明媚春意濃,和風惠暢機器歡。重慶市北碚區某面粉加工廠的生產車間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2月27日下午,一支由北碚區市場監管局、北碚區生態環境局和歇馬街道執法人員組成的6人聯合檢查組進入廠區,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綜合查一次”行政執法檢查。這是全市首次“信用監管十聯動執法”綜合應用場景在食品安全領域的成功實踐。
“綜合查一次”行政執法檢查。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劉岱鬆 攝
信用評價賦能 行政檢查分級
北碚區市場監管局完成了2024年度全區112家食品加工市場主體的信用評價,按ABCD分級分類管理,將其納入監管檢查的正面清單和“綜合查一次”清單之中。北碚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執法支隊支隊長譚梅介紹,北碚區對於信用良好的A類主體,實行“免檢承諾”,原則上“一次都不查”﹔對B類主體,原則上“一年查一次”,同時提供專業指導,幫助其進一步優化管理措施﹔對C、D類主體,加大檢查頻次,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檢查,將其納入負面清單管理,加大監管執法力度。
北碚區以信用評價賦能行政執法檢查分類管理,依托“執法+監督”數字運用平台,打通區級部門數據壁壘,構建起覆蓋生產、流通、消費全鏈條的信用評價體系,執法人員將信用評價與執法對象進行關聯,隨機抽取的檢查對象由系統根據信用等級智能配比,既避免“一刀切”式檢查擾企,又能對高風險領域實施精准監管,實現“主體+事項+信用+檢查+處罰”的“五匹配”,創新打造“信用監管十聯動執法”綜合執法應用場景,不僅能切實做到對“守信企業少打擾、失信企業嚴監管”,還能激勵市場主體誠信經營,從源頭守護食品、生產等領域安全,為數字賦能超大城市“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檢查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徑。
進一次門 查多項事
“請出示近三個月的環境監測報告。”在整潔的原料倉儲區,北碚區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饒清對企業的污水處理設施、廢氣排放設備進行檢測,防止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與此同時,執法人員蒲俊博通過“重慶市陽光食品”APP實時調取車間監控畫面,重點檢查原料採購、生產加工流程、食品添加劑使用等情況﹔歇馬街道執法人員陳瑜則對照台賬核查消防設備維護情況。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執法人員當場下達整改通知書,指導企業現場一次性完成整改,實現執法全閉環。一個小時后,十余項常規檢查事項全部完成,企業負責人李斌感慨:“過去各部門輪番檢查,現在一次搞定食品安全、污染物排放、消防安全檢查,效率提升不說,檢查過程都在‘信用畫像’指導下進行,我們A級企業更有獲得感了!”
包容審慎執法 信用修復激勵
包容審慎執法理念的注入,讓這場涉企行政執法檢查變革更具溫度。北碚區各行政執法部門嚴格落實“首違不罰”“輕微免罰”“行政裁量權基准”三張清單,優先運用責令整改、警告約談、行政指導等措施,對於首次輕微違規的企業,執法人員重在行政合規指導。某糕點坊經營者李女士展示手機裡保存的指導視頻:“上次裱花間溫控記錄缺失,執法人員不僅給整改時間,還推送操作規范短視頻,這種‘教著改’的方式我們心服口服。”而對於嚴重違法主體,該區創新信用修復提醒機制,在向企業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同時,一並告知信用修復相關事宜。企業完成整改並通過驗收后,可申請信用等級修復,重回市場公平競爭賽道。
反面震懾和正向激勵兩手促進企業守法守信。隨著“信用監管十聯動執法”綜合場景的深化應用,這套融合數字治理與人性化執法的創新模式,將為超大城市食品安全治理提供鮮活樣本。正如譚梅所言:“用信用畫像描摹企業自律軌跡,以聯合執法降低制度性成本,我們找到了一條既守住安全底線,又釋放市場活力的治理新路。”
未來,北碚區將以信用體系建設“一根針”牽引基層治理“千條線”,讓超大城市中的每一處美食都成為放心的選擇,讓“舌尖上的安全”成為北碚區發展的亮麗名片。(記者 劉岱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