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AI賦能課堂新生態 重慶市春季學期初中英語教研活動舉行

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時代,如何讓AI技術更有效地賦能初中英語課堂?如何在數字化時代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跨文化溝通能力?帶著這些問題,2025年重慶市春季學期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研討活動於3月5日在重慶市育才中學校召開。
本次活動以“AI助力下的初中英語新卓越課堂建設”為主題,圍繞課例展示、專題分享、學術引領三個板塊展開,匯聚全市英語教育專家及一線教師,共同探討人工智能如何深度賦能英語課堂,助力教學變革。
劉雅林發表致辭。袁杰攝
活動中,重慶市育才中學校黨委書記劉雅林發表了致辭。他指出,在AI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教師應當主動擁抱技術變革,善用AI工具但不依賴工具,在課堂上巧妙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效率,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他強調,AI不僅僅是一個工具,更是一種推動英語教育向個性化、智能化、創新化發展的重要力量,教師應在AI技術的助力下,探索智能教學、優化課堂互動、促進深度學習,讓科技賦能教育,賦予課堂更多溫度和深度。
課例展示:沉浸式體驗、交互式學習提升效率
課例展示。袁杰攝
課例展示。袁杰攝
在課例展示環節,來自重慶市復旦中學黎娟老師和重慶市育才中學校冉彬力老師分別展示了一堂AI賦能的聽說課與閱讀課,為現場教師帶來了全新的智能化英語課堂體驗。黎娟借助AI語音識別與智能評測系統,設計了一堂以“真實情境交際”的聽說課。課堂上,AI技術在即時語音識別與智能反饋方面,幫助學生精准改進發音和表達方式,增強學生沉浸式體驗。冉彬力則充分運用AI大數據分析技術,展示了AI如何幫助學生提高信息處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讓閱讀教學從傳統的單向接受模式轉向交互式、動態化的深度學習模式。
專題分享:從經驗到智能,AI如何驅動英語教學升級?
王清老師帶來了關於“DeepSeek驅動的英語命題智能升級——從經驗主導到數據智能的命題進化”的講座。他詳細介紹了AI在英語試題智能命題、難度預測、精准評估等方面的創新應用,並展示了基於AI的英語智能命題新范式。這一分享讓教師們認識到,AI不僅能提升教學效率,還能在評價與測試環節提供科學支撐,助力精准教學。
重慶市育才中學英語教研組長於昕基於“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Section B (2a - 2e)”課例,從教學目標設立與達成、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教學方法多樣融合、教學評價多元及時進行了分享。
重慶市復旦中學教師黎娟從AI技術輔助高效備課、AI英語教學平台實現課堂實時反饋、AI技術協助實現課后聯動三個方面進行了分享。
學術引領:AI時代的課堂觀摩與教研升級
陳春暉對課例展開分析。袁杰攝
在專家點評環節,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英語教研員陳春暉圍繞基於課堂觀察量表的教學觀摩,對課例進行了深入剖析,並提出了AI賦能課堂教學的新思考。她談到,AI技術要服務於教學目標,不是為了技術而技術,要確保AI的應用能夠真正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發展。教研工作也需要借助AI賦能,如利用AI進行大規模課堂數據分析,改進教學方式。在隨后的教研員能力提升培訓暨教研工作會,陳春暉帶領大家探討了如何在AI技術的支持下,構建數據驅動的精准教研體系。
人工智能正成為英語教學的新質生產力,加速課堂變革。科學合理地使用AI技術,不僅可以提升英語課堂互動性與個性化教學,還能優化學習評價,提高英語教師專業成長效率。面對技術革新,每位英語教師都應積極適應新技術,不斷探索AI賦能英語課堂的新路徑,為學生提供更加高效、智能、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助力他們在未來更廣闊的國際化舞台上自信表達、溝通世界。(袁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