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金融>>動態

招行重慶分行以案說險:警惕“無抵押、免征信、秒到賬”騙局

2025年03月12日18:16 |
小字號

當下,金融服務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創業資金周轉、突發緊急開銷,還是日常消費,資金需求隨時可能出現。一些不法分子瞄准這些需求,打著“無抵押、免征信、秒到賬”的誘人幌子,設下重重詐騙陷阱,誘導受害人背負沉重債務,生活陷入困境。

典型案例

李某經營著一家小餐館,因生意慘淡,資金周轉出現困難。某日,李某在瀏覽網頁時看到一則“無抵押、免征信、秒到賬”的貸款廣告,宣稱隻需下載一款名為“速貸寶”的APP,填寫個人信息,就能輕鬆獲得最高20萬元的貸款額度。李某當即點擊鏈接下載了該APP,並按照界面提示,填寫了姓名、身份証號、銀行卡號、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並申請5萬元貸款。幾分鐘后,該APP顯示貸款申請已通過,但想要提現,需先行繳納2000元“手續費”。想到急需該筆資金解燃眉之急,李某便支付費用。誰知轉賬后,系統又提示其銀行卡信息填寫有誤,貸款資金被凍結,需再繳納5000元的“解凍費”才能放款。此時,李某意識到可能被騙,趕忙聯系對方客服卻無法接通。

王某經營著一家小型工廠,近期接了一筆大訂單,急需資金購買原材料。正當他四處籌措無果時,接到一通自稱是某銀行信貸客服的電話。因對方能准確說出王某的公司名稱、個人信息以及近期資金需求等情況,並告知該行推出了一款專為中小企業主定制的“無抵押、免征信、快速放款”的貸款產品,額度高、利息低,且隻需線上辦理即可。隨即,該客服向王某發來短信,讓其點擊鏈接並填寫貸款申請資料。王某照做后,對方告知其貸款已通過初審,但需向指定賬戶存入一筆資金,用於驗証企業的資金流水,以確保后續還款能力。因急於拿到貸款投入生產,王某便向該賬戶轉賬5萬元。可轉賬后,卻遲遲未收到貸款,再撥打客服電話時,對方已停機。

套路解析

投放虛假廣告。詐騙分子通過網絡廣告、短信、電話、社交媒體等多種渠道廣泛撒網,投放極具誘惑性的貸款廣告,利用大數據分析精准定位那些有資金需求、征信可能存在問題或是金融知識相對薄弱的人群主動上鉤。

套取個人信息。在受害者申請貸款過程中,不法分子會要求填寫詳細的個人信息,包括身份証號、銀行卡號、密碼、驗証碼等敏感信息。這些信息一旦落入詐騙分子手中,不僅會導致個人隱私泄露,還可能被用於盜刷銀行卡資金、冒用身份進行其他違法犯罪活動。

巧立名目收費。一旦受害者按照不法分子指引,下載APP申請貸款發放后,不法分子便利用對方提款急迫心理,會以手續費、解凍費、保証金、驗証金、刷流水等各種看似合理的名目要求受害者轉賬匯款實施詐騙。

誘導多次繳費。當受害者按照要求轉賬后,詐騙分子並不會如約放款,而是以各種理由拖延時間,如系統故障、審核未通過需再次繳費等。

詐騙而后失聯。一旦受害者察覺異樣要求退款時,詐騙分子便會直接失聯,切斷與受害者的所有聯系,讓受害者投訴無門、追悔莫及。

風險提示

樹立正確金融觀念。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正規的貸款業務均需要經過嚴格的風險評估和審核流程。無抵押、免征信、秒到賬的貸款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切不可因一時急需資金而盲目相信此類虛假承諾。

核實貸款機構資質。如有貸款需求,應選擇正規金融機構。在申請貸款前,務必通過官方渠道核實機構的合法性、真實性,可以撥打金融監管部門電話咨詢,或登錄官方網站查詢相關信息。

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輕易向陌生機構、個人透露身份証號、銀行卡號、密碼、驗証碼等重要個人信息。正規金融機構不會以任何理由要求客戶通過非正規途徑轉賬匯款。如有疑問,請聯系官方客服核實。

謹慎對待網絡信息。網絡上的貸款廣告魚龍混雜,不要隨意點擊不明來源的貸款鏈接。下載APP時,要通過正規應用商店,並查看APP的開發者、用戶評價、權限要求等信息,避免下載假冒偽劣、惡意扣費或竊取信息的 APP。

遭遇可疑情況及時止損。在貸款過程中,如遇到要求提前繳費、賬戶凍結需解凍資金、貸款額度與實際需求不符等可疑情況,應立即停止操作,不要抱有僥幸心理繼續轉賬匯款。

妥善保留証據並報警。若不幸被騙,應及時保留相關証據,如聊天記錄、轉賬憑証、APP界面截圖等,並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以便警方及時介入調查,追回損失。(招行重慶分行)

(責編:蓋純、張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