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醫生的話|怎麼瘦下來?主任醫師手把手教你減重

人民網重慶3月12日電 近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記者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表示,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國家衛生健康委面向公眾發布的《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預測,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國成人超重肥胖率將達到70.5%,兒童超重肥胖率將達到31.8%。
除了常說的“管住嘴邁開腿”,在生活中到底應該怎麼做?今天人民網重慶頻道、成渝發布醫學科普類欄目《聽醫生的話》聯合重慶市人民醫院(重慶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周志益為您講講減重那些事!
門診中最常遇到的減重誤區是什麼?
門診中遇到最常見的誤區是減重想“走捷徑”,患者往往希望單純通過藥物、節食,就能夠健康減下來。但通過這些“捷徑”減重后,往往因為影響了身體代謝功能,或難以堅持,在后期可能加重反彈,也導致越減越難。 減重沒有捷徑,要從肥胖的底層邏輯,融入日常生活、運動、情緒、營養全方面的調整。
對於普通人的日常飲食,您有哪些調整建議?如何做到“吃飽又健康”?
①攝入優質的碳水。多選擇土豆、玉米、山藥、紅薯、紫薯、蓮藕、燕麥、藜麥、蕎麥、糙米、黑米、小米,避免面包、蛋糕、小餅干、可樂、奶茶、油炸食物等。
②保証足夠的飲水量。每缺少1%的水分,基礎代謝就會下降百分之0.3到0.5,多喝水可以提升人體代謝,讓減重事半功倍。
③適當選擇營養補充劑。通過檢查基本的營養素情況,查漏補缺。肥胖通常是熱量過剩但營養不足,適當補充營養素和益生菌,也有助於加速燃脂。
點外賣小tips:
點外賣時,要警惕調料裡的“坑”——香酥、糖醋、嫩滑等口感,會讓你攝入過多的油脂、糖分、澱粉。
點餐時,不僅可以優先選擇清淡飲食,還可以在下單時備注:少油、少醬、不加澱粉、不加糖,讓你外賣也能吃得健康。
針對久坐的上班族,推薦哪些易堅持的運動方式和時間分配方式?
在運動上,要減輕心理負擔。有時間跑步、健身當然很好,如果比較忙碌,增加碎片化運動,在生活中找到增加消耗的方式,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用走樓梯代替乘電梯,辦公久坐人群可以定時起來活動或增加站立辦公的時間。 通過盡量創造條件和環境,有意識地增加運動量,積少成多。
很多人在減重過程中因平台期或情緒性進食放棄,如何正確看待?
①首先在心態上,要保持耐心。我們需要認識到,減重是一場“馬拉鬆”,是慢活,是麻煩事。體重與日常飲食、睡眠、運動、情緒、營養都有關聯,不能急於求成。
②不要過於在乎短期的體重數字。減重期間,體重螺旋式地下降、階段性的蛙跳,都是正常的節奏。反而一條直線往下走,大概率是節食減重,代謝受損,后期容易減不動,跟著反彈。減重核心是做好過程,保持耐心,時間和秤會給我們想要的答案。
③營養要吃夠。維生素b1、鋅元素、鎂元素、氨基酸等營養素與我們的情緒、壓力相關,需要通過進食或補劑補足。身體的營養充足,食欲、情緒也會相對穩定,能夠減少或避免情緒性進食的情況發生。(胡虹、鄒雨璠、施懿)
重慶市人民醫院(重慶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周志益。受訪者供圖
本期內容指導:
周志益主任醫師、共產黨員、醫學博士后、研究生導師、重慶市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重慶市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重慶市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學會全科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重慶市全科醫學聯盟副理事長、重慶市醫學會骨質疏鬆與骨礦鹽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重慶市全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專家、重慶市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中國醫師協會全科住培督導專家、重慶市全科住培督導專家。2012年赴德國波鴻Bergmansheil醫院心臟病中心進修學習,2018年於美國西部醫學中心訪問學習。
專業特長:心血管系統疾病(亞專業方向)、超重/肥胖綜合管理(全科特色)、肥胖伴慢病、慢病逆轉、復雜性/難治性肥胖、多系統慢病綜合防治、老年相關疾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