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農商行匯聚“征信+信貸”力量 助力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

近年來,重慶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重慶農商行”)在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支持下,堅守“支農支小”主責主業,發揮地方法人銀行立足本地、深耕“三農”、靈活高效等獨特優勢,用好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台、全國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深化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助力推進城鄉融合、鄉村全面振興,為助推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積極貢獻金融力量。
金融為民 廣泛提升全民征信意識
征信記錄能夠客觀展示個人或企業的信用狀況,不僅廣泛應用於金融機構貸款審批、授信決策、風險管理等業務場景,也逐步應用於員工錄用、招投標等各類資格審查場合。良好的征信記錄,能夠幫助信息主體獲取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
重慶農商行充分發揮人員、渠道優勢,在全轄建立25個“征信自助查詢代理點”,通過“線上+線下”宣傳模式,有效擴大征信宣傳覆蓋面,解決征信查詢和宣傳“最后一公裡”。同時,為進一步推動城鄉居民了解征信、認識征信,營造“學征信、懂征信、用征信”良好氛圍,轄內各分支行通過在網點機構循環播放征信維權代理風險提示、在人流密集地設點宣傳、進村入戶走訪宣傳等形式,與客戶面對面交流,並結合案例耐心細致普及征信知識,引導城鄉居民樹立正確征信理念,警惕“代理維權”“征信修復”騙局,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做到依法理性維權,共同營造和諧、誠信社會。
工作人員為市民講解征信知識。重慶農商行供圖
科技賦能 走村入戶推進“整村授信”
近年來,重慶農商行加快數字化轉型,充分運用數字化手段打造數字金融服務,著力提升農村金融服務可得性、便利性,拓寬農戶信用貸款覆蓋面,推動農村經濟發展、農戶增收致富。
該行打造推出鄉村振興數字金融服務平台,充分發揮覆蓋全市的機構網點和熟知鄉情的信貸隊伍優勢,由客戶經理通過移動工作設備進村,逐戶開展數字化盡職調查並完成信息採集工作。此外,該行結合運用人行征信數據、合法征信機構數據等建立大數據模型,通過“線下信息採集+背靠背評議+數據風控模型”服務路徑,實現對農戶的精准畫像、批量授信,農戶不需提交紙質資料,“足不出戶”即可完成辦貸所有的環節和流程。截至目前,重慶農商行已在全市所有行政村開展“整村授信”,並運用行業產業數據、行內金融數據、人行征信數據等,為近9萬戶農戶授信超過40億元。
進村宣講“整村授信”惠農服務。重慶農商行供圖
創新產品 深化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感謝農商行的支持,以前貸款要跑好幾趟,現在隻需一部手機,足不出戶就辦好了。有了這筆貸款的支持,我更有信心把洋芋產業做大做強!”種植戶黃祥翠說道。
黃祥翠是巫山縣兩坪鄉,打算擴大種植規模,卻因周轉資金不足,沒有合適的抵押物,在多家銀行申請貸款都“碰了壁”,這讓原本躊躇滿志的她打起了“退堂鼓”。重慶農商行巫山支行客戶經理在開展“整村授信”中了解到該情況后,當即向其推薦了“渝快鄉村貸(整村授信)”,通過鄉村振興數字金融服務平台現場採集授信所需資料,並運用人民銀行支農再貸款政策資金為其發放具有優惠利率的貸款。經線上自動審批、線上簽約及支用等流程,很快,黃祥翠便收到了20萬元信貸資金,在解決“燃眉之急”的同時還降低融資成本。
據悉,重慶農商行在持續開展“整村授信”工作中,針對農村地區推出“渝快鄉村貸(整村授信)”產品——無需抵押、批量授信、按需支用,逐步在農村地區形成了“信用好,隨時都能貸”的農戶貸款新趨勢。截至目前,重慶農商行涉農貸款余額超過2400億元。
“下一步,重慶農商行將認真踐行金融國企責任擔當,矢志堅守支農支小初心,聚焦‘三農’金融服務中的‘難點、痛點’,進一步下沉金融服務重心,進一步加強金融產品及服務創新,進一步強化征信知識宣傳,進一步深化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以更大力度、更強擔當、更實舉措助力加快推進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新的更大金融力量”重慶農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李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渝廈高鐵重慶段“黃醫生”上線
- 人民網重慶3月13日電 (記者胡虹)記者從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3月13日8時許,55901次高速綜合檢測列車從重慶東站駛出,對新建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以下簡稱:渝廈高鐵重慶段)線路及各系統進行綜合檢測,標志著渝廈高鐵重慶段首趟動車組上線,離全線開通更近一步。 “黃醫生”對渝廈高鐵重慶段線路及各系統進行綜合檢測。…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