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台遠程雙控手術機器人落戶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

3月13日,從重慶市萬州區獲悉,我國自主研發的遠程雙控手術機器人在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落戶,這款全球首台遠程雙控單臂單孔手術機器人的落地標志著該醫院在微創外科領域邁向新的裡程碑。
據了解,此次引入的手術機器人系統採用全球首創的多孔+單孔+遠程“三合一”外科手術解決方案,能夠同時適配多孔與單孔機器人,實現本地手術和遠程手術無縫切換,不僅能有效緩解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難題,也為未來醫療服務模式革新提供了更多可能。
“手術機器人的全稱是腹腔內窺鏡手術系統,是一種新型微創手術設備,該設備用遙控機械臂系統替代了醫生的手臂,讓醫生可以在與手術台的保持一定距離的情況下,通過主控台操作機械臂,在患者體內進行切開、分離、縫合等諸多復雜的動作。”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相關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介紹,單孔手術機器人解決了傳統單孔手術操作難題,提升手術安全性,不僅可以更大幅降低患者術后創傷,還能降低術后疼痛、縮短住院時間,避免傳統手術在明顯部位留下的疤痕,滿足了患者對術后美觀的要求。單孔手術機器人還在術式上實現創新,更在手術入路上有所突破,這一特性使其在婦科、頭頸外科等需要高精度操作的學科中展現出科研和應用價值,推動了手術技術的邊界拓展。
同時,通過5G遠程通信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醫生還能夠實現遠程精准操作,打破地域限制,讓優質醫療資源惠及更廣泛的患者群體。這一創新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手術的精准度和安全性,還為復雜手術的開展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對此,三峽醫院黨委書記張先祥表示,醫院還將以遠程雙控手術機器人平台為核心,在鐵峰山院區打造輻射全國的手術機器人培訓基地,並同步落地單孔手術機器人遠程GCP項目,通過醫、教、研同向發力,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輔助治療技術的普及與發展,培養更多優秀的醫療人才,讓更多老百姓從中受益。
“作為遠程雙控手術機器人臨床應用的首位培訓導師,將以嚴謹求實的致學精神與理念、制定科學系統的培訓計劃,確保每一位參與人員的熟練掌握與融會貫通,充分發揮好遠程雙控&單臂單孔機器人平台的精准、靈活、微創等優勢,讓這項技術真正扎根臨床、服務患者。”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腸道中心主任醫師熊德海表示,將積極推動臨床經驗與科研創新的深度融合,與醫院、高校及研發團隊緊密聯動,共同探索國產手術機器人在胃腸、泌尿、胸外、婦科、甲狀腺、肝膽等治療中的更多可能性,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人性化的醫療服務。
近年來,三峽醫院作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始終以增進人民健康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先后引進全國首台全功能骨科手術機器人、西部首台5T磁共振、西部首台醫療3D打印機、西部首台64通道生命感知磁共振、三峽庫區首台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重慶首台512層(后超高端)CT等高精尖設備6200余台件,讓庫區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頂尖的醫療服務。(周力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渝廈高鐵重慶段“黃醫生”上線
- 人民網重慶3月13日電 (記者胡虹)記者從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3月13日8時許,55901次高速綜合檢測列車從重慶東站駛出,對新建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以下簡稱:渝廈高鐵重慶段)線路及各系統進行綜合檢測,標志著渝廈高鐵重慶段首趟動車組上線,離全線開通更近一步。 “黃醫生”對渝廈高鐵重慶段線路及各系統進行綜合檢測。…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