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獎”重慶選拔落幕 19件“渝字號”文藝精品出征全國舞台

3月14日,“群星獎”重慶選拔活動在重慶市群星劇院畫上句號。經過數月精心籌備和層層選拔,小品《一票難求》,評書《烈火濃情》,女聲組合唱《高粱杆兒節節甜》等19件獨具“渝”味、代表重慶最高水平的群眾文藝精品脫穎而出,承載著重慶的文化底蘊與藝術魅力,即將出征第二十屆全國“群星獎”。
選拔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群星獎”作為我國群眾文化領域的政府最高獎項,每三年評選一次,涵蓋音樂(含群眾合唱)、舞蹈(含廣場舞)、戲劇、曲藝四個藝術門類六個種類。經過嚴格選拔,19件作品成功入圍,將代表重慶,在全國“群星獎”評選中展示重慶群眾文化的獨特魅力。
本次選拔活動由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主辦,重慶市群眾藝術館、江北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渝北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承辦,特邀市外相關領域資深專家學者擔任評委,從多維度保障選拔的公正性與專業性。
選拔活動採用評議結合的方式,在評比過程中,專家們從作品的主題內容、創意構思、演繹技巧、舞台視覺效果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量。參評作品需符合多項嚴格要求,包括創作和表演人員的身份限制、作品規模和時間限制等,所有申報作品均為2021年10月以后新創的群眾文藝作品,且未在全國性文藝評獎中獲獎,確保了作品的新穎性和原創性。獲獎名單將以互聯網的形式進行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選拔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在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四個藝術門類中,每個門類各遴選出了4件作品,加上2件廣場舞與1個群眾合唱,共19件作品。這些作品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形式新穎,既貼近群眾生活,又能引發共鳴,同時傳承發揚了巴渝傳統文化,反映了新時代風貌,全面呈現了重慶群眾文化的多元與創新,充分凸顯了重慶獨特的地域色彩和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選拔出的精品文藝作品將深入工廠、學校、社區、鄉村等基層一線,開展惠民演出,把藝術送到群眾身邊,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讓廣大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高水平的文藝作品,共享文化發展的成果。
重慶市群眾藝術館有關負責人表示,重慶市將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資源,激發群眾文化創造活力,提升群眾文化藝術素養,打造具有重慶特色的文藝精品,為全國“群星獎”評選輸送高質量作品。
據介紹,今年川渝將首次聯合承辦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和第二十屆全國“群星獎”,通過聯合承辦,進一步提升群眾文化活動的質量和水平,為兩地群眾提供更多參與和展示的機會。川渝兩地的文化資源得以整合,能更好地推動巴蜀文化的深度融合,展示區域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時代風採,形成更具影響力的區域文化品牌,增強文化自信,共筑巴蜀文旅走廊,從而提升川渝在全國文化領域的影響力。
接下來,對於選拔出來的優秀作品,將邀請全國知名的文化藝術專家對作品進行點評和指導,幫助創作者進一步提升作品的藝術性和思想性,以更完美的姿態力爭在全國“群星獎”評選中取得優異成績,展示重慶群眾文化事業的豐碩成果和獨特魅力。(張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渝廈高鐵重慶段“黃醫生”上線
- 人民網重慶3月13日電 (記者胡虹)記者從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3月13日8時許,55901次高速綜合檢測列車從重慶東站駛出,對新建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以下簡稱:渝廈高鐵重慶段)線路及各系統進行綜合檢測,標志著渝廈高鐵重慶段首趟動車組上線,離全線開通更近一步。 “黃醫生”對渝廈高鐵重慶段線路及各系統進行綜合檢測。…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