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醫生的話︱全國愛肝日 保護你的“小心肝”

人民網重慶3月18日電 近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重醫附二院”)手術室裡,一場8小時的肝臟移植手術為肝癌復發患者李敏(化名)點燃生命曙光。術后檢測顯示,李敏新肝臟完全恢復功能,腫瘤標志物消失無蹤。
李敏在出生時便因母嬰傳播而感染了乙肝病毒,后因長期攜帶病毒導致肝臟持續受損。2019年她因肝硬化引發消化道大出血,在重醫附二院進行了脾臟切除手術才控制住病情。2021年李敏確診肝癌后,歷經肝臟部分切除、射頻消融及7次介入栓塞治療,但腫瘤仍反復復發。2025年初,李敏的腫瘤標志物再度飆升,肝臟移植成為了唯一的治療辦法。
肝臟移植手術時,由於李敏與捐獻者體型差較大,重醫附二院肝膽外科團隊首先採用減體積肝臟移植技術,將捐獻者的肝臟精准調整至60%大小。后又攻克了腹腔粘連、血管損傷等難題,最終通過將供體髂內動脈搭橋至腹主動脈的方式,順利完成了手術。
李敏故事的背后,是我國眾多乙肝病毒攜帶者的縮影。2025年3月18日是第25個“全國愛肝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中西醫結合,逆轉肝硬化”。重醫附二院肝膽外科主任劉作金、中西醫結合科主任王維共同提醒:護肝防病比治療肝病更簡單。
如何阻斷乙肝的發生?
攜帶乙肝病毒的孕婦在孕期接受抗病毒治療,並在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以及免疫球蛋白,乙肝阻斷率可達95%以上。建議普通人在常規體檢時加查乙肝五項檢測,如未檢出抗體應及時補種疫苗。
哪些不良生活習慣會傷害肝臟?
長期酗酒、高脂飲食、熬夜都會對肝臟造成損傷。
日常生活中應控制飲酒量,單日飲用不超過40克酒精(約2兩白酒)。另外,飲食方面應少吃油炸食品,多吃蒸煮蔬菜。同時保証充足的睡眠,盡量在晚上23點前入睡,讓肝臟“充電修復”。
哪些人群需要定期“肝臟年檢”?
1.乙肝/脂肪肝患者:每半年查肝功能、B超、甲胎蛋白(肝癌標志物)。
2.長期飲酒者:每年做一次無創肝硬度檢測。
中醫小妙招:疏肝理氣這樣做
枸杞具有滋補肝腎的作用,菊花、決明子可以清肝明目,柴胡則能疏肝解郁,泡水或煮粥食用對肝臟都有好處。
另外,按摩位於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的太沖穴,有助於疏肝理氣。按摩位於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的肝俞穴,可調理肝氣。(胡虹、施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