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健康視覺

頜面功能與美學的科學認知

2025年03月18日10:08 |
小字號

主持人:隨著個性化美學需求的發展,頜面整形已成為一項重要的醫療美容手段。對於那些希望改善面部輪廓、提升整體美感的求美者來說,頜面整形不僅僅是手術,更是一種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實際上,頜面整形並不是“萬能的”,並非每個人都適合這項手術,而是不同的面部問題需要不同的應對方式。本期健康視頻節目就特別邀請到重慶星榮整形外科醫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苟磊,跟大家分享一下頜面的功能與美學,幫助求美者進一步了解頜面美學時尚的相關內容。苟主任,您好!

苟磊: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什麼是頜面整形?它在面部輪廓的診療中佔據著什麼樣的地位?

苟磊:頜面整形是通過外科手術調整面部骨骼和軟組織,以改善面部輪廓與功能的醫療手段。其核心在於科學平衡骨骼結構與軟組織關系,解決因先天畸形、發育異常或外傷導致的面部不對稱、咬合失調、顴骨突出、下頜角肥大等問題。 在面部輪廓診療中,頜面整形手術兼具了高難度與高精度。它不僅是美學設計,也涉及咬合功能、呼吸健康等生理層面的重建。例如,顴骨內推術可縮小中面部寬度,下頜角截骨術能改善“方臉”輪廓,而正頜手術則能同步矯正咬合關系。因此,它既是醫學與藝術的融合,也是功能與美學的雙重提升。

主持人:從“小眾需求”到“大眾認知”,您認為頜面整形的發展趨勢經歷了哪些階段?

苟磊:頜面整形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技術探索期(2000年前):以傳統截骨術為主,手術風險高、恢復期長,主要用於先天畸形或創傷修復。

技術革新期(2010—2020年):數字技術(3D打印技術)和科技設備(如頜面動力截骨系統)的普及,手術精度提升,創傷減小,適應症擴展到美容領域。

功能美學融合期(2020年至今):強調“功能與美學並重”,基於此,重慶星榮也提出了“頜面功能美學”理念,通過多維評估體系結合口腔醫學與顱頜面外科技術,實現長期穩定效果。此外,男性對改善面部輪廓需求的增長、3D PEEK打印修復顱頜面、全球化醫療資源整合成為新趨勢。

主持人:怎麼理解“頜面的功能與美學”這一概念呢?

苟磊:“頜面功能與美學”強調面部輪廓調整需兼顧健康與美觀的雙重目標。

功能層面:修復咬合關系、改善呼吸功能(如下頜后縮導致的氣道狹窄)、預防顳下頜關節疾病等。

美學層面:通過骨骼重塑實現面部比例和諧,如下頜角長曲線截骨避免“二次棱角”,顴弓內推術降低中面部凸度。 美學設計需基於骨骼力學穩定性,而功能修復也需符合美學標准,二者不可割裂!

主持人:實施頜面整形手術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資質和條件呢?

       苟磊:頜面整形屬於四級手術,對醫美機構、手術醫生的資質和條件要求是比較高的。

       醫美機構須具備《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証》且診療科目包含“頜面外科”或“整形外科”,並需要配備CT、雙動力截骨系統、內窺鏡超聲刀系統、麻醉機、監護儀、呼吸機等設備,以保障手術質量和求美者的生命安全。重慶星榮整形外科醫院就是相繼通過了三級整形外科醫院認証、國家藥物/醫療器械臨床試驗GCP雙機構認証的醫療機構之一。此外,主刀醫生還需持有《醫師資格証》《醫師執業証》的相關的認証。

主持人:部分求美者認為頜面整形就等同於“改頭換面”,對此,您怎麼看?

苟磊:這一觀點存在誤區。頜面整形的本質是“優化原生基礎”,而非徹底改變個人特征。

從科學角度:手術僅調整骨骼突度或比例,例如下頜角截骨可使臉型從“方”變“圓”,但無法脫離原有骨型框架。

從美學角度:成功的頜面整形應保留個人特色,如顴骨適度保留突度以維持面部立體感,避免“網紅臉”同質化。

從醫生的角度不提倡過度追求“換頭”的理念,並且在術前還可以通過3D模擬系統理性評估效果,個性化定制美麗方案。

主持人:頜面美學涵蓋了多方面的美學時尚融合,是不是人人都適合?求美者應如何選擇?

苟磊:頜面整形對於先天或后天頜骨畸形、顴骨/下頜角過度發育、咬合功能異常者。僅因脂肪堆積或輕微不對稱者,可通過其他方式如吸脂、注射等進行改善﹔存在嚴重基礎疾病或心理預期過高者亦不適宜。

建議求美者首先進行科學評估,通過專家面診分析明確骨骼問題,區分“骨性”與“軟組織性”缺陷。再結合面部比例、個人喜好等制定手術方案。當然,機構與醫生篩選可以優先選擇三級整形外科醫院,具備四級手術資質的醫美機構和持有相關認証的醫生。

頜面整形是醫學與美學的精密結合,求美者需理性認知自身需求,在安全前提下追求自然和諧的美感。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謝苟主任的分享,同時感謝大家的關注,再見!

苟磊:再見!

(責編:劉祎、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