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攜手國企民企 奏響產學研合作“三重奏”

波光瀲灩的民主湖畔,一場高校與企業的雙向奔赴正熱烈上演。
重慶大學各學院紛紛拿出最新科研成果,自信推介﹔各大市屬國企民企亮出“接招”本領,表達十足合作誠意。
3月20日,重慶大學與重慶市國資委、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共同啟動“國企民企聯合高校行-重慶大學站”活動。現場簽約產學研合作項目8個,簽約項目涉及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多個領域。
活動現場。重慶大學供圖
該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鄧紹江在主持會議時表示,學校堅定不移地走以產業為導向的科技創新發展之路,實施“123成果轉化模式”,致力於打通成果產生及成果轉化的兩個“一公裡”,促進學校與國企民企科技成果的“雙向轉化”。
重慶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鄧紹江主持會議。重慶大學供圖
重慶大學+市國資委+市工商聯
全面服務現代化新重慶建設
近年來,重慶市把加強國企民企協同創新與高校同題共答擺在突出位置。國企民企聯合高校行,切實把校企合作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為推動重慶經濟社會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
當天,秉承“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謀發展、實現雙贏”的原則,重慶市國資委、市工商聯分別與重慶大學達成戰略合作,推動科技創新、產業、資金和人才的鏈式結構和深度融合,高水平助力重慶市“416”科技創新布局和“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
前者將有組織地在平台共建、產業共促、人才共育、活動共辦、信息共享等領域開展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合作。后者將推動興建高能級協同創新平台、共促產業創新能級躍升、共育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共筑開放協同創新生態。重慶市國資委黨委副書記鄧美濤、市工商聯副主席雷文睿、重慶大學副校長楊俊分別代表各方簽署合作協議。
重慶市國資委、市工商聯分別與重慶大學現場簽約。重慶大學供圖
由重慶大學與市屬國企合作共建的鎂合金材料及成型技術聯合創新中心、口腔生物材料聯合創新研究中心、研究生創新實踐聯合培養基地、重慶城市運營研究院四大聯合平台也在現場授牌。
授牌儀式。重慶大學供圖
“此次高校行活動旨在充分發揮重慶大學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領域的科研優勢,為國企民企協同高質量發展賦能。”重慶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曾菁華強調,希望國企能將高校作為技術、人才和可持續發展的“靠山”,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市國資委也將大力支持市屬國企與重慶大學合作,為高校的科技成果和人才提供廣闊的用武之地。
重慶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曾菁華致辭。重慶大學供圖
集中簽約
吹響三方協同創新沖鋒號角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要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能,搭建校企聯合研發、概念驗証、中試熟化等平台,建強技術轉移轉化等專業人才隊伍。
重慶大學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一直以來秉承“研究學術、造就人才、佑啟鄉邦、振導社會”的辦學宗旨,不斷強化“國家隊”責任意識與使命擔當,始終堅持以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堅定不移地走以產業為導向的科技創新發展之路。
項目集中推介環節,重慶大學光電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生物工程學院紛紛拿出最新的前沿技術與創新成果,並詳細介紹了應用場景、融資需求和投資亮點,尋找“意中人”。重慶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國資大數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重慶市屬國企和民企代表亮出“接招”本領,合作意願濃厚。
現場,重慶慶鈴專用汽車有限公司、登康口腔護理用品公司、重慶富西源科技有限公司、重慶碳管家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分別與重慶大學相關學院就產學研合作項目進行簽約。
簽約項目涵蓋輕量化栓接式廂體研發與應用、高強度強韌性鑄態球墨鑄鐵材料研發與應用、口腔生物材料聯合創新研究中心、數字人才教育培訓等項目,不僅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也契合重慶產業發展需求。
產學研合作項目簽約儀式。重慶大學供圖
民企“添翼”
科研成果綻放“產業繁花”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近年來,重慶大學通過與民營企業加強合作、協同發力,在智能制造、先進材料、生物醫學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創新動能。
在重慶,學校光電工程學院與重慶海眾科技集團聯合開發的基於AI機器視覺的沖壓缺陷智能在線檢測系統、廠區物料轉運無人叉車,解決了汽車制造關鍵部件生產過程表面缺陷檢測全覆蓋和廠區物流“最后一公裡”問題。該系統已經在上汽通用五菱寶駿、河西基地部署應用,2023年至今完成27個車型50余萬工件檢測,為智能工廠奠定堅實基礎。
自動化學院助力重慶華創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在無人系統無線充電、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等領域獲得千萬以上的市場。
學校科研團隊與重慶萬虎機電有限公司合作開展建筑模板與結構一體化項目,部分項目成果將在2025年下半年批量化應用於建筑結構。
借助於民企的實際應用場景與資金支持,重慶大學科研團隊有效提升科技供給質量,讓科研成果綻放“產業繁花”,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共融共舞”。
此次活動上,重慶市工商聯還向重慶大學推送了38項民企合作需求,包括項目合作、人才合作、研發合作、產業協作等多元合作意向,覆蓋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能源技術、智能制造、數字技術、綠色發展等前沿領域。
例如,阿裡巴巴希望與重大開展人工智能及科研算力合作,甲谷雲科技希望與重大在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智慧農業等領域挖掘潛在優質技術項目,普什新能源希望聯合重大共同攻關大缸徑大功率摻氫天然氣內燃機開發的技術瓶頸問題……這些項目普遍以解決產業實際問題為導向,採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賦能”閉環模式,依托重慶大學的科研平台與企業的產業化經驗,加速技術落地與產業升級。
“接下來,市工商聯將進一步架好‘橋梁紐帶’,當好‘服務員’,為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民企合作和校企協作鋪設更加堅實的基礎、開拓更加寬闊的渠道。”重慶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施崇剛表示。
重慶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施崇剛致辭。重慶大學供圖
重慶大學黨委書記舒立春致辭。重慶大學供圖
重慶大學黨委書記舒立春介紹,重慶大學將持續強化服務國家戰略和現代化新重慶的使命擔當,與國企民企攜手並舉,發揮各自優勢,進一步在技術攻關、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等領域深化務實合作,以更開放的姿態、更高效的機制,同筑創新共同體,推動“雙向賦能”落地生根,助力重慶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晏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