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

第九屆口腔種植技術國際高峰論壇落幕

2025年03月24日17:34 |
小字號

2025年3月23日,由重慶團圓口腔醫院主辦的“萬物向新 聚盛而生——第九屆口腔種植技術國際高峰論壇”在重慶渝州賓館落幕。本屆峰會匯聚專家、臨床學者及品牌代表,圍繞“骨增量種植”“即刻種植”“美學修復”等前沿議題展開深度探討,通過臨床案例分享、技術成果展示及產學研互動,為口腔種植技術注入創新動能,為患者點亮缺牙重生的希望。

活動現場。重慶團圓口腔醫院供圖

活動現場。重慶團圓口腔醫院供圖

以技術破局:全球智慧賦能臨床突破

本屆峰會聚焦口腔種植技術的三大核心方向,通過四大專題演講與案例展示,呈現了一場學術與臨床交融的思維盛宴。

高齡疑難種植的精准攻堅

北京三甲醫院口腔專家郭紅延教授在《即刻種植的問與答》中,以超薄骨壁患者的成功案例為引,闡述了生物力學優化與軟組織管理的協同價值。

數字化技術的毫米級革命

澳門口腔種植協會會長鄧楠通過《即刻負重整體固定橋式種植技術進展》,展示了數字化動態導航如何將種植體誤差控制在0.1毫米內,達成“當天種牙、當天飲食”的臨床效果。

美學與功能的雙重復原

廣東省人民醫院口腔專家馬霄博士以前牙美學區案例為范本,解析了軟硬組織輪廓塑造的黃金時機,讓種植牙從“功能修復”邁向“微笑設計”。

復雜缺損的跨學科突破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王濤教授在《穿顴種植體修復牙頜面缺損的臨床應用》中,結合腫瘤術后患者的全頜重建案例,展現出穿顴種植技術對提升生活質量的重要作用。

郭曉強上台演講。重慶團圓口腔醫院供圖

郭曉強上台演講。重慶團圓口腔醫院供圖

“技術的價值,在於讓‘不可能’成為‘新常態’。” 團圓口腔醫院院長郭曉強在《全口即拔即種即刻修復案例》演講中,以97歲高齡患者的半口種植實錄為例,詮釋了即刻負重技術如何打破年齡桎梏。

以生態共榮:產學研用共謀行業未來

本次峰會不僅是學術高地,更是產業鏈協同創新的試驗場。峰會現場,多個國際品牌首次集中展示“微創種植體”“智能動態導航系統”“仿生骨粉材料”等創新成果,直觀呈現種植體生物相容性優化、即刻負重力學設計等最新成果,讓學術成果與臨床需求無縫對接。

“獨行者速,眾行者遠。”郭曉強在致辭中表示,團圓口腔醫院始終以開放姿態整合全球資源——從聯合國際專家攻堅臨床難題,到推動種植技術普惠化,醫院通過技術共享、數據互通等舉措,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以患者為本:技術溫度照亮生命尊嚴

一段5分鐘的《團圓口腔種植牙受益者故事》視頻,記錄了多位患者從“缺牙自卑”到“笑擁新生”的蛻變歷程:一位三高患者成功種上新牙,一名退休舞蹈老師重獲自信……這些真實故事讓學術峰會超越了技術討論,升華為對患者尊嚴的集體致敬。

“醫學的終點不是手術成功,而是患者重啟人生的勇氣。”正如主持人大邱所言,團圓口腔醫院始終將患者體驗置於技術探索的核心——從首創“終身維護服務體系”到開設“高齡種牙專項補貼”,醫院用行動証明:頂尖技術,終需回歸普惠初心。

活動現場。重慶團圓口腔醫院供圖

活動現場。重慶團圓口腔醫院供圖

萬物向新,聚盛而生:團圓口腔的學術堅守

自2019年首屆峰會啟幕,團圓口腔醫院秉持“技術破界、生態共榮”的理念,持續推動口腔種植技術從臨床經驗向數字化精准醫療邁進。未來,團圓口腔醫院將以“聚”為力,以“新”為向——讓每一顆牙齒的重生,都成為技術進步的刻度﹔讓每一次學術的碰撞,都化為患者笑容的基石。(重慶團圓口腔醫院)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