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金融>>動態

重慶銀行:2024年經營效益穩步增長 支持重大戰略成效顯著

2025年03月25日10:59 |
小字號

日前,重慶銀行發布2024年度業績。過去一年,該行堅持戰略引領、堅守區域發展定位、堅定服務優化提升,搶抓資產投放、強化負債支撐,資產規模穩步上升,經營效益穩步增長,資產質量有效提升,資負結構持續向好。

截至2024年末,重慶銀行資產總額達到8566.4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73%﹔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6.79億元,同比增長3.54%﹔實現淨利潤55.21億元,同比增長5.59%﹔不良貸款率連續兩年下降至1.25%,較上年末下降0.09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連續兩年提升至245.08%,提升10.90個百分點。

堅持黨建統領

支持重大戰略成效顯著

重慶銀行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創新工作機制,改進服務模式,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能級,主動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家重大戰略。

為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銀行組建工作專班,確保重大決策部署閉環落實,25項重點工作有序推進。“黨員+”金融服務團隊深入企業,依據不同需求“一企一策”精准服務﹔分層分片區對接機制的建立,讓重點產業與重大項目的金融服務時刻在線。建立中后端黨員保障團隊,高效落地行動方案,創新推出“智融技改貸”“普惠科企貸”“流水貸”等產品,提高制造業企業貸款可得性和便利性,持續做深做細小微金融服務。

同時,為做實資源保障,重慶銀行線上、線下共同發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其中,拓展手機銀行,為近300萬戶客戶提供金融、非金融、資訊等全方位服務。擴大網點覆蓋,新開網點16家,進一步織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服務網。做好“養老適老金融”,制作金融知識、電信防騙、健康養生等專題視頻,組建“渝小金”金融服務隊開展“幸福課堂”系列宣講。

據統計,2024年,重慶銀行向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提供信貸支持超1500億元,同比增長超30%,新支持重大項目200余個,同比增長150%。

在西部陸海新通道方面,重慶銀行同樣成績亮眼。截至2024年末,該行聚焦“通道+經貿+產業”融合發展主線,持續推廣“商貿貸”“渝貿貸”等產品,金融服務能力不斷增強,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業務量超500億元,增速超60%。

新增華僑銀行香港分行等通道沿線代理行關系,全球代理行網絡達到260家﹔拓展新韓銀行、成都銀行等通道沿線交易對手,開展外幣資金交易約14億美元,同業合作渠道持續拓寬。持續拓展西部陸海新通道區域客群,夯實客群基礎,對公客戶新增近5000余戶。

在產品和服務創新上,重慶銀行針對物流運輸企業,優化“通道運費貸”場景化批量業務方案,落地全國首筆西部陸海新通道多式聯運“一單制”數字提單信用証業務。全新升級外匯牌價體系,進一步優化跨境金融服務流程,設置“西部陸海新通道專區”,開發國內信用証業務網銀線上化功能等。

突出特色化經營

全力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重慶銀行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永恆主題,聚焦重點領域,加大機制建設、服務創新和數字引領,有力有效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截至2024年末,該行普惠“兩增”貸款余額突破600億元大關。

在機制建設上,重慶銀行專設普惠金融部,牽頭成立普惠金融、鄉村振興、科技金融工作專班,構建普惠金融敏捷機制,圍繞產品研發、服務創新等專項集中攻關。

分支機構專建普惠業務團隊,逐步向網點下沉,拓展服務范圍,建立片區網格員對口聯系機制,加強總分支行“縱向聯動”,持續引導普惠金融信貸業務崗位人員勤勉盡職,促進從業人員敢貸、願貸、能貸、會貸。

同時,重慶銀行打造“鏸渝金服”特色品牌,推動普惠金融服務特色化、標准化、品牌化發展。2024年,該行創新推出普惠科企貸、惠農貸、設備更新貸、名特優新信用貸等特色產品,有效滿足普惠小微市場主體不同行業類型、不同發展階段多樣化、差異化、個性化的融資需求。其中,“普惠科企貸”被評選為“2024重慶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行動優秀產品”,“名特優新”信用貸入選“2024重慶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行動典型案例”。

為提升精准營銷,重慶銀行依托“鏸渝金服”小程序,系統升級“小程序+微銀行+公眾號”線上渠道矩陣。推出“遠程輔調”工具,賦能一線分支機構高效便捷的調查展業,上線“遠程簽約”功能,實現各項協議文書的一鍵簽署,讓客戶“少跑路”。整合各類續貸業務的系統流程和准入條件,統一客戶申請入口,實現產品線上“一鍵續貸”。推出“融易續”線上續貸功能,有效解決個人經營性線下貸款到期后的融資需求,切實做到“容易續”。

構建“456”體系

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工作

2024年,重慶銀行著力落實《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全面性、系統化推進數字化轉型工作,在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其中,構建數字化轉型“456”體系,統籌推動65個重點項目建設,個貸智能化集中審批、押品抵押登記直連、OCR影像識別拓展、智能化印章審查等一大批數字化成果順利落地,有效賦能業務發展和管理增效。

為提升數據使用的規范性、暢通性、便利性,重慶銀行積極建設客戶信息共享體系。手機銀行、移動展業上線“廳堂識客”精准營銷應用,覆蓋一線員工近千人﹔整合12個數字化工具訪問入口,實現“一線用數”“一鍵智達”﹔夯實數據中台服務能力,豐富外部數據,引入多類業務數據,拓展各類指標和標簽,加速融合行內外數據資產。

聚焦提升用戶體驗,重慶銀行升級優化以手機銀行、移動展業為主的電子渠道服務能力。研發上線手機銀行7.0版,豐富生活應用場景,升級安全保護手段,有效提升用戶體驗。開展數智營業廳建設試點,探索用人工智能為來行客戶提供業務引導、辦理和營銷服務,手機銀行、微信銀行配合線下渠道實現賬戶及業務申辦的“線上預約、線下速辦”一站式融合服務。上線“遠程輔調”功能,節省客戶經理上門時間,在零售、普惠條線廣泛使用。

著力提升對公數字信貸賦能質效,上線中西部法人銀行首個ESG數字化評級體系,輔助綠色企業營銷、產品創新研發和風險評價,賦能綠色金融發展。打造自動化填充率已達60%的數字盡調工具,提升客戶經理工作效率。打造數字信貸產品集市,組織編制32款數字化信貸產品手冊,統一入口。“風鈴智評”輔助分支機構完成約1萬家企業的集團客戶認定和關聯關系分析,發布超39萬條企業疑似風險預警信號,助力一線強化風控防線。

當前,重慶銀行連續9年躋身全球銀行300強,2024年排名躍升至209名,創歷史新高,是重慶唯一上升的地方法人銀行,連續3年獲評國務院國資委“雙百企業”、連續2年獲評“優秀”。未來,該行將以政策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以數字為引領,立足本地特色化經營,拓寬金融觸達渠道、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貢獻金融力量。(向詩佳)

(責編:莢天宇、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