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企業>>速遞

重慶市設計院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連續兩年入選全國名單

2025年03月25日10:20 |
小字號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布了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第二批)名單,由重慶市設計院設計的重慶市江北區塔坪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和重慶市渝中區解放碑地下環道城市更新項目成功入選。

這是繼2024年重慶市九龍坡區民主村完整社區建設項目入選全國首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后,重慶市設計院設計項目再度入選,累計已有3個案例獲全國推廣。

重慶市江北區塔坪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重慶市設計院供圖

重慶市江北區塔坪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重慶市設計院供圖

重慶市江北區塔坪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位於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街道,用地面積約7.25公頃,總建筑面積約11.61萬平方米,為設計牽頭的EPC工程,由重慶市設計院作為牽頭單位與相關單位組成聯合體共同負責實施,於2021年9月開工,2023年12月全面竣工。

改造前,塔坪片區環境臟亂差,停車難、飛線縱橫、污水外溢等問題突出,與一路之隔的觀音橋商圈形成鮮明對比。改造過程中,重慶市設計院按照江北區“政府有為、市場有效、企業有利、百姓受益”的工作導向,以“可持續運營”的漸進式城市更新理念,推動片區煥新為城市現代化發展多樣化、治理精細化的三生新空間。

在更新設計上,項目從“住房、小區、社區”三個維度構建起“基礎+特色”的雙重體檢指標體系,精准診斷城市“病因病點”。同時,採用“邊檢邊改”模式,將居民改造意願最強的事項作為主攻方向,推動住宅改造、小微活動廣場建設、社區食堂配建等多項更新措施。

為了實現長效治理,項目還通過將住宅、社區商業、市政道路、街區納入“大物業”范疇,打造“街區物業”模式,並依托智慧物業系統提供集約化服務﹔實施“室外飛線下地、樓道飛線進盒”改造,包括建設完整的地下通信管道、建設統一的多網合一系統、拆除回收廢舊線纜“三步走”,組建工程技術組下沉一線提供伴隨式服務,形成飛線整治新路徑﹔此外,還通過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后續可運營資產的改造工作、一店一策整治提升原有業態等方法,推動商住一體化共享發展,建立起底商整治新規則,促進商住融合發展。

改造完成后,塔坪片區“沉睡”的老舊建筑被“喚醒”,背街小巷蝶變為潮流文創街區,城市空間煥然一新,成為江北區熱門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新興產業聚集地。

解放碑地下環道城市更新項目。重慶市設計院供圖

解放碑地下環道城市更新項目。重慶市設計院供圖

重慶市渝中區解放碑地下環道城市更新項目位於解放碑商圈核心區,全長約7.5公裡,包括主通道2.8公裡、支洞及連接道約4.7公裡,由重慶市設計院設計,於2009年3月開工,2023年7月全面竣工並開通試運行。

解放碑商圈是重慶市發展最成熟的商業區,因地形高差限制、開發空間局限,存在路網連通性差、停車泊位供給不足、局部節點擁堵等問題。

為緩解區域地面交通壓力,項目開展了地下環道設計建設,以“一環七射多連通”的交通布局,統籌地上地下空間,打通地面地下交通組織,構建起山地城市多層交通體系。同時,項目還整合片區停車資源,構建停車引導系統,連接解放碑核心區域28個地下車庫近2.3萬個車位,實現車位共享,極大提升了區域交通通行體驗,服務解放碑商圈提質擴容。

在科技賦能方面,項目聯合專業機構研究開發“5G+北斗”精准導航系統,在地下環道現場部署5G基站和室內模擬衛星,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深度融合,實現精准識別並定位隧道內外、地面地下,極大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此外,項目還創新了施工技術,探索復雜環境精細施工方法,通過消防安全性能評估、火災實體試驗、交通預測分析、結構安全等大量論証工作,為科學施工作業提供了保障﹔在技術工藝上,攻克了既有隧道結構暗挖進洞施工、臨近環境敏感性建筑的地下工程微振動控制爆破、超淺埋大斷面城市隧道群施工、超近距小半徑螺旋式雙連拱隧道施工等技術難題,確保施工過程安全可控。

近年來,重慶市設計院“積極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建好人民城市”,在城市更新領域持續發力,設計並牽頭實施了一大批典型的城市更新項目,為重慶城市更新和城市治理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此次兩個項目成功入選,既體現了創新設計和精細化治理,為全國城市更新提供了新思路﹔也進一步展示了重慶市設計院在城市更新領域的積極探索和顯著成果。圍繞重慶設計集團發展部署,重慶市設計院將不斷總結經驗做法,勇於開拓,持續創新,為中國式現代化城市建設貢獻更多“重慶設計”力量,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重慶市設計院)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