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理工大學打造食堂勞動教育實踐基地

3月24日,一場以“咬春賞趣,情韻糕香”為主題的“一日炊事員”體驗活動在重慶理工大學花溪校區火熱開展。30余名“炊事員”學生穿上圍裙、戴上廚師帽,在一揉一捏、一蒸一煮間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鍛煉動手實操能力。
“炊事員”們正在烹飪。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在食堂大廚的指導下,“炊事員”們一邊聆聽“咬春”背后的文化淵源,一邊分工協作。有的打艾草汁,有的揉糯米團,有的切蔬菜絲,有的看火上蒸籠……在熱氣騰騰中,一碟碟青團、絲娃娃、桂花糕、驢打滾陸續出爐。
“炊事員”們正在進行食材切配。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據了解,自2023年以來,重慶理工大學以食堂為依托,持續開展“一日炊事員”系列實踐活動,將勞動教育融入傳統節日文化與全流程烹飪體驗,打造獨具特色的育人平台。截至目前,已舉辦“情暖冬至,廚韻飄香”“秋光初現,味蕾啟航”“粽葉飄香端午情,趣耍龍舟慶端陽”等主題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十余場,吸引近千名學生參與體驗。
系列活動中,學生需通過健康審核與食品安全培訓后方可“上崗”,嚴格遵循食材驗收、加工、留樣等規范。例如,在烹飪環節,學生需團隊協作完成菜品制作,並在售賣窗口直面師生反饋,切身感受勞動成果的價值。一名“炊事員”表示,活動讓他們深刻體會到食堂工作的嚴謹與辛勞,更懂得珍惜糧食、尊重勞動。
基建后勤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勞動教育是“五育融合”的關鍵紐帶。重慶理工大學堅持“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的勞動教育理念,通過打造食育實踐基地,將食育與勞動教育相融合,以食堂和農場為載體,讓學生在傳統節日中感悟文化根脈,在跨學科實踐中激活創新思維,在“生產-加工-服務”全鏈條中培育責任擔當。未來,學校將持續拓展勞動育人場景,讓“尊重勞動、熱愛勞動”成為重理工學子的精神基因。
飲食文化節現場,學生正在制作錦鯉造型的面食。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重慶理工大學花溪校區“士繼書香農場”的建成,學校將勞動教育從食堂的烹飪實踐延伸至農耕領域,構建了“課堂理論+技能培訓+經營實踐”的立體化育人鏈條——通過“第二課堂”提升學生勞動素養,依托農場與食堂實踐基地推動勞動教育從“技能體驗”向“價值內化”進階,未來還將拓展蔬果義賣、廚藝競賽等場景以深化“五育融合”實效。(晏紅霞、董明、徐富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