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2025年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啟動

3月26日,由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中國重慶數字經濟人才市場管委會、重慶郵電大學主辦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對接服務重慶郵電大學專場暨2025年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啟動儀式”舉行。
啟動儀式現場。重慶市人力社保局供圖
“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對接服務活動”作為重慶打造青年西部就業創業首選城市的重要舉措,通過“留渝”“來渝”雙車道,助力青年就在重慶、創在重慶。同時,本場活動也拉開了2025年“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序幕。活動通過“啟動儀式+專場招聘+政策咨詢+人才服務”四位一體模式,搭建起政府、高校、企業、學生四方聯動的就業創業對接服務平台,為青年群體打通留渝發展的“黃金通道”。
活動聚焦重慶重點產業發展,結合周邊高校學生專業,設置“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專區、“416”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專區、互聯網與新興科技專區、現代服務業專區等招聘專區,吸引了近400家用人單位,提供崗位1.8萬余個,涵蓋無人機駕駛、人工智能訓練師等新興崗位。本次招聘會陣容強大,既有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中國通信建設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等國有企業,也有重慶信息通信研究院、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重慶本土“明星”企業。活動當天累計吸引6000余人求職,各用人單位收到簡歷超過2萬份,現場初步達成意向人數1500余人,其中碩士500余人,本科1000余人。
招聘活動現場。重慶市人力社保局供圖
本場活動還同步在渝才薈“百萬人才興重慶”平台、渝職聘、重慶人才工作網等渠道開設線上專區,高校畢業生等求職者可在線了解活動信息並投遞簡歷。
“在面試的過程中,遇到自己不熟悉的問題,你可以這樣回答……”“在完善簡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招聘現場設立“就業指導”“就業見習”“留渝來渝”“渝才薈”“檔案職稱”等宣傳專區,為求職者提供簡歷修改、人才測評、政策咨詢等服務,配套形成“一條龍”服務體系。現場特設“輔導員服務咨詢台暨院企合作洽談區”,用人單位可結合自身需求與相應學院進行溝通交流,通過政校企合作,為學生就業提供更多機會。
據介紹,自2024年《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行動計劃》實施以來,重慶市圍繞“崗位留人、政策留人、服務留人、環境留人”四方面,實施發布的15項含金量滿滿的政策舉措廣受市內外高校畢業生好評。今年3月,重慶市又印發《促進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工作方案》,通過優化人才培養供給體系、強化就業創業指導服務體系等6大重點任務,制定了十萬大學生職業體驗、萬名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等新一輪支持政策,助力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高質量充分就業。
重慶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重慶人力社保部門始終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作為重中之重。2024年,全市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活動7246場次,開展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529場次,發布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90.8萬個,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34.5萬人。2025年,全市將繼續舉辦留渝來渝集中對接服務活動41場,舉辦6000場以上招聘會,提供100余萬個就業崗位。同時,圍繞政策宣傳進校園、招聘服務進校園、就業指導進校園、創業服務進校園、職業培訓進校園、困難幫扶進校園等“六進”,全市全年計劃開展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500場以上。
下一步,重慶將圍繞“六區一高地”建設需求,繼續深入實施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行動計劃,扎實開展“百萬人才興重慶”系列引才活動、全國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大創慧谷·職引未來”、民營企業招聘月、金秋招聘月、“就在山城”網絡直播等招聘對接活動,力爭吸引40萬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努力把重慶打造成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西部就業創業首選城市。(劉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140余件名家精品力作在川美展出
- 人民網重慶3月27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3月26日下午,“學脈華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川美實踐”專題研究展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標志著四川美術學院建校85周年系列學術活動拉開帷幕。著名藝術家江碧波的經典代表作版畫《飛奪瀘定橋》,川美奠基人龐薰琹、沈福文、劉藝斯的水彩畫、漆藝彩繪盤、紙本素描以及羅中立、龐茂琨、焦興濤等名家帶來的精品力作一一現身展廳。…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