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隆集團"三良"集成模式助春播
2025年03月27日16:17 |

當前,正值春播備耕關鍵期,位於重慶市璧山區大路街道三台村田間地頭,智能農機正穿梭於規整的田壟間。通過"良種+良法+良機"深度融合,國隆集團探索出的現代農業集成模式,正為丘陵山區農業現代化轉型提供鮮活樣本。
良種筑基,產學研協同創新突破。國隆集團以種業創新為核心突破口,聯合四川農業大學與璧山區科協共建鮮食玉米產業院士工作站。通過"高校+企業+基地"協同創新模式,在健龍片區打造50畝高標准試驗田,重點開展抗病性品種選育與綠色栽培技術攻關。篩選鮮食玉米品種達500余個,精選出兼具甜糯口感和市場競爭力的高產品種,為鮮食玉米產業化發展奠定種源基礎,以良種為核心推動農業創新突破。
良法引領,科技賦能提質增效。國隆集團深化與民營資本合作,引入先進技術和管理模式,聯合中耕潤和等民企,在璧山區推進9300畝宜機化土地改造,集成無人機植保、智能灌溉等技術,打造鮮食玉米高產示范田,配套精播加密、水肥一體滴灌技術,節水節肥40%,以良法為引領推動農業提質增效。
良機驅動,精准作業降本增效。引進高精度播種機春播,配備噴頭監測系統,實現“一穴一粒”精准播種,株距、行距及播種深度誤差不超過0.5公分,單機日作業量突破60畝,較傳統播種效率提升10倍,綜合用工成本下降30%。通過智能化農機裝備的應用,大幅提升作業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以良機為驅動推動農業生產效率全面提升。
農科院專家團隊將全程提供種植指導,確保“良種+良法+良機”協同增效,達成畝產2500斤的目標。(吳文靈、倪瑜)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140余件名家精品力作在川美展出
- 人民網重慶3月27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3月26日下午,“學脈華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川美實踐”專題研究展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標志著四川美術學院建校85周年系列學術活動拉開帷幕。著名藝術家江碧波的經典代表作版畫《飛奪瀘定橋》,川美奠基人龐薰琹、沈福文、劉藝斯的水彩畫、漆藝彩繪盤、紙本素描以及羅中立、龐茂琨、焦興濤等名家帶來的精品力作一一現身展廳。…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