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作家走進課堂 茅盾文學獎得主阿來在西大附中開講

3月26日晚,茅盾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阿來以魯迅名句“無盡的遠方、無數的人們”為引,在西南大學附中開啟了一場關於文學、生命與自然聯結的對話,拉開了西南大學附屬中學一屆文學節的帷幕。
阿來與學生分享寫作心得。西南大學附中供圖
2018年3月,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阿來所著的《一滴水經過麗江》,出現在人教版《語文》課本八年級下冊。為什麼選擇魯迅的這句名言作為此次講座的主題?阿來說,其實深意還在沒有寫出來的后半句——“無盡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講座現場。西南大學附中供圖
“現在的社交媒體非常活躍,尤其是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人們好像無話不談,但是回到現實裡,人與人之間變成了一座孤島,動不動就是‘我是一個社恐’。”阿來說,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現象。也正是這樣的時代局面,凸顯出寫作的重要性。在他看來,寫作是在信息繭房時代,重新打開和喚醒我們與世界取得聯系的方式。
學生與阿來互動交流。西南大學附中供圖
在和學生互動交流中,阿來還提出,寫作是忠實於自己的內心,而不是為了迎合某種時代的潮流,此外,對於中學生寫作的建議,他認為中學生有作文課的寫作其實就夠了,在這個能讀、能背的年紀,不如多去讀一些好的作品。“當你二十多歲、三十多歲抑制不住想寫的時候,再開始寫作也不遲。”
“阿來老師用作品証明,文學不僅是課本裡的考點,更是認識世界的坐標系。”該校語文教研組教師王浩表示,此次活動是本屆文學節的首站,后續將組織“閱讀經典,悅享人生”手抄報制作、“筆耕前路,詩作春秋”三行詩創作、“青春之名,星海之韻”經典篇目吟唱、“幕啟智韻,語綻芳華”文學經典展演、“墨硯新磨,弦歌再奏”校刊《弦歌》征稿等系列活動,以創新形式激活傳統經典。
西南大學附中校長張勇表示,本屆文學節以破繭之勢喚醒沉睡的墨香,讓師生們在科技時代葆有心靈的澄澈,期待學子們通過文學節活動“守護經典、記錄時代、探索創新”。(袁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