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一批城市“路橋隧”項目刷新進度條

2025年03月28日08:23 | 來源:重慶晨報網
小字號

城市道路建設是實現高質量發展打造高品質生活的民生工程、基礎工程。今年以來,我市大力實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攻堅行動”,不少城市道路建設項目紛紛傳來好消息。3月27日,市住房城鄉建委發布了一批城市“路橋隧”建設重點項目的最新進展。

五台山立交至雙山隧道

五台山立交至雙山隧道項目位於九龍坡區和大渡口區,是我市“六橫七縱”快速路網結構中“三縱線”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項目總體形象進度累計完成93.8%,已完成全線所有主體結構施工,正在推進陳庹路高架橋瀝青攤鋪、伸縮縫安裝、照明欄杆等附屬工程及車行地通道內安裝和裝飾等施工。

項目全長2.94公裡,採用快速路標准,主線為雙向6車道,輔路為雙向4車道。共分為陳庹路高架段、恆勝地通段、桃花溪拼寬段三大施工區域。

通車后,可緩解快速路“三縱線”高峰時段的交通壓力,加強九龍坡區與大渡口區、江北區、渝北區的交通聯系,方便市民出行。

新燕尾山隧道

新燕尾山隧道項目位於巴南區內環吉慶隧道北側。工程起於快速路五橫線太陽崗立交(不含太陽崗立交),止於內環快速路南泉立交(不含南泉立交),線路全長約6.8公裡,雙向6車道。項目包括1座長隧道(新燕尾山隧道長約2.5公裡),2座互通式立交(南溫泉立交、苦竹壩立交)。

目前,項目總體形象進度累計完成45.3%。已完成主線3號橋搭板、伸縮縫后澆筑帶開槽施工﹔10號還建道路防撞護欄安裝累計完成90%。正在推進主線橋梁、立交等結構施工。

項目建成后,從大渡口區可以通過白居寺長江大橋、新燕尾山隧道,便捷到達內環以及渝黔高速、渝黔復線高速公路。

白市驛隧道

白市驛隧道工程項目位於九龍坡區白市驛鎮,起於快速路一縱線獅子口立交東側,向東延伸,以特長隧道形式橫穿中梁山,止於內環快速路華岩立交,全長約10.4公裡,雙向6車道。項目含3座隧道(白市驛一號隧道、白市驛二號隧道、半山隧道),28座橋梁,4座立交(鄧家橋立交、太慈立交、沿山路立交、玉清寺立交)。

目前,項目左洞已累計開挖771米,仰拱完成585米,二襯完成479米﹔右洞已累計開挖539米,仰拱完成400米,二襯完成280米。正有序開展隧道掘進施工。

項目作為快速路八橫線穿越中梁山的重要控制性工程,建成后將成為中心城區重要的東西向快速通道,也是成渝高速、渝湘復線高速的橫向連接通道。

渝黔復線高速公路連接道

渝黔復線高速公路連接道項目屬於成渝高速擴能通道的一部分,起於渝黔高速擴能項目,穿越鹿角片區、樵坪片區,止於渝黔復線外環忠興互通,全線長約10.7公裡。該項目包含:3座互通式立交(南泉立交、花地溝立交、鹿角縱三路立交),2座中、短隧道,1座特長隧道(樵坪山隧道)。

目前,項目總體形象進度累計完成84.77%。1、2號隧道,樵坪山隧道結構均已完成(翰林墳明洞除外)﹔花地溝立交、鹿角縱三路立交完成95%,2號隧道端牆裝飾完成40%﹔主線2號橋左幅8-11箱梁架體基礎平整、條基安裝完成﹔南泉立交D0-D3箱梁鋼筋底腹板模板安裝完成。正在推進南泉立交主體結構施工。

該項目建成后,向東可分流內環快速路南半環的交通壓力,向西分流中梁山隧道、白市驛隧道以西的交通壓力,助推重慶市主城都市區互聯互通,加快推進主城都市區高質量發展。

渝武高速拓寬改造

渝武高速拓寬改造工程橫跨兩江新區、北碚區,南起金開大道,北止於快速路一橫線,兩側對稱拓寬為快速路雙向8車道+應急車道,路基寬度41.5米,全長13.9公裡。項目包括1座跨江特大橋(馬鞍石復線橋),6座立交(大雲立交、雙堰立交、白雲路立交、白馬立交、翡翠立交、蔡家立交)。

目前,項目一標段已完成白馬立交F匝道橋施工,主線5號拼寬橋,土石方(開挖完成57.85%,外運完成46.17%)。二標段馬鞍石復線橋已完成90.3%﹔立交段完成蔡家立交A匝道、F匝道和左幅主線瀝青封層施工。正在有序推進馬鞍石復線橋上部結構、白馬立交主體結構等施工。

該項目建成后,將有效緩解渝武高速現狀交通擁堵,大大改善中心城區西北向對外門戶通道的交通環境,串聯中心城區多條橫向通道,推動蔡家、禮嘉及北碚等組團協同發展。

一縱線白彭路至小灣立交段

(科學大道九龍坡段一期)

一縱線白彭路至小灣立交段項目位於九龍坡區,起點接白彭路立交,終點與支坪大橋相交,道路全長7.74公裡,是快速路一縱線最南側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項目3#車行地通道、H車行地通道累計完成65%,累計完成橋梁樁基171根、承台18個、橋台3個。正在推進土石方開挖及綜合管廊、雨水箱涵、橋梁立交、車行地通道等結構施工。

項目建成后,將極大改善重慶市科學城、西彭園區城市面貌,改善片區生產生活條件及片區投資環境,促進人口和產業聚集,加快片區城市化進程。

(新重慶-重慶晨報記者 楊新宇) 

(責編:莢天宇、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