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將用3年時間實現巴渝實踐站區縣全覆蓋

位於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民主村入口處,一面紅牆上貼著幾張老郵票和一個大信封,牆根設置了一個綠色郵筒,吸引眾多游客拍照打卡。這個地標的創意源於1953年建設廠“一號信箱”,承載著老職工們的集體記憶,如今則成為全過程人民民主巴渝實踐站的載體。
截至2024年,該實踐站通過“一號信箱”已累計處理居民建議千余條,辦結率超98%,解決了電梯維修、停車位增設、景觀池改造等民生問題。
民主村全過程人民民主巴渝實踐站,只是重慶打造特色“基層單元”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個縮影。從單點突破到全域布局,巴渝實踐站建設按下“快進鍵”。
3月26日,重慶市深化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巴渝實踐站工作推進會召開。會上,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有關負責人通報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巴渝實踐站建設指引》規劃安排,重慶將用3年時間打造38個以上集成式標志性全過程人民民主巴渝實踐站(以下簡稱巴渝實踐站),實現全市區縣全覆蓋。
在代表家站點基礎上融合各基層民主平台
近年來,全市各級人大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圍繞建設人民當家作主市域實踐新范例,積極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探索和實踐創新,取得了良好成效。
目前,我市已設立3個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聯系點、38個市級基層立法聯系點和2個市級立法聯系點,實現區縣全覆蓋。出台推動全市代表家站點迭代升級指導意見,對1.1萬余個代表家站點進行有計劃、分批次升級打造。同時,各區縣人大圍繞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創新代表活動方式,打造出一批標志性成果。特別是把代表家站點融入“141”基層智治體系,形成了具有鮮明人大工作特點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巴渝實踐站。
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強化黨建統領,堅持系統思維、綜合施策,以加強制度建設、升級平台載體、強化數字賦能、堅持系統集成為著力點,細化功能定位、打造標准,依托代表家站點,融合各類基層民主平台,分階段謀劃構建基層單元矩陣體系。“形成集成式標志性成果,推動打造更加豐富、更具生機、更有活力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巴渝實踐站。”
分三個階段推進巴渝實踐站建設
按照“實事求是、合理布局、突出實效”原則,巴渝實踐站建設將分三個階段推進。
2025年4月底前,3個以上集成式標志性巴渝實踐站將建成投用,同時迭代完善600個代表家站點。2025年底前,全市集成式標志性巴渝實踐站數量將增至15個以上,全面迭代完善代表家站點。2027年底前,累計建成38個以上集成式標志性巴渝實踐站,全市區縣將實現全覆蓋,同時全市代表家站點全面實現迭代完善。
按照市級統籌指導、條線專業主建、區縣分級負責的原則,線上線下同步建設和管理巴渝實踐站,形成“市級數智總站—區縣實踐中心—鄉鎮(街道)及村(社區)實踐站”三級架構,與其他各具特色的基層單元共同構成我市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矩陣體系。
建設過程中,市人大將同步開發數字應用場景,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巴渝實踐站數智總站”,依托“人大代表全渝通”應用在“線上代表家站點”場景建設巴渝實踐站功能模塊,同時嵌入“數智立法”“預算聯網監督”等場景,構建多跨協同、貫通融合的開放式綜合應用場景,推動與基層智治體系互促融合,為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注入智慧基因。
建設基層民主陣地暢通民意表達渠道
按照建設指引要求,巴渝實踐站定位為基層民主的“四合一”平台。作為基層民主選舉的重要陣地,將結合2026年縣鄉人大換屆選舉,試點承擔選民登記、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選舉投票等功能。
在橋梁紐帶作用方面,全市四級人大代表將編組進站,群眾可掃代表碼向直接選舉的縣鄉兩級人大代表反映問題,經鄉鎮(街道)的巴渝實踐站管理調度站(代表之家)定期匯集,研究形成閉會代表建議或者代表情況反映,促進代表聯系群眾、參加閉會活動及時轉化成果,推動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
同時,巴渝實踐站將成為民意表達渠道,探索國家機關進站聯系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機制,廣泛聽取意見建議,接受人民群眾監督。探索建立人大工作尤其是民生領域重要事項和重大監督項目下沉巴渝實踐站征求民意機制,豐富擴大人民群眾參與人大工作的形式和渠道。
此外,巴渝實踐站還將發揮民主展示窗口作用,通過在有條件的地方探索打造特色站點,開辟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實體展覽室、數字展示廳,讓人民群眾沉浸式走近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更加直觀地感受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優勢作用。
隨著巴渝實踐站建設在重慶全域鋪開,全過程人民民主將在重慶基層煥發出更強大的生命力,為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注入新動能。(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王亞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140余件名家精品力作在川美展出
- 人民網重慶3月27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3月26日下午,“學脈華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川美實踐”專題研究展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標志著四川美術學院建校85周年系列學術活動拉開帷幕。著名藝術家江碧波的經典代表作版畫《飛奪瀘定橋》,川美奠基人龐薰琹、沈福文、劉藝斯的水彩畫、漆藝彩繪盤、紙本素描以及羅中立、龐茂琨、焦興濤等名家帶來的精品力作一一現身展廳。…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