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在這所沒有“圍牆”的民營經濟學院學什麼

——解碼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的教育創新實踐

2025年03月28日09:43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並走向更加廣闊舞台。今年全國兩會,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等內容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2月,重慶召開深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加快建設民營經濟發展高地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重要任務。

總書記有號令、黨中央有部署,重慶見行動。在重慶,有一座以愛國實業家盧作孚先生命名的學院,致力於用好用活本地特色資源,打造企業家的精神家園,培育具有重慶特色的愛國企業家精神,推動民營企業家走向新時代舞台中央一顯身手——

去年10月,遼寧錦州宏創居家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寇麗麗跨越2500多公裡,來到重慶參加了一場為期5天的脫產培訓。

市場瞬息萬變,5天時間對於企業家來說異常寶貴。寇麗麗卻覺得這5天特別值:“我學到的不是賺錢的技巧,而是愛國實業家的情懷和面對困難不屈不撓的品質。這是我此行最大的收獲。”

像寇麗麗一樣暫時放下手中的生意,選擇來重慶“充電”的遼寧企業家有50多位,另外還有很多學員分別來自上海、山東、安徽、廣東……是什麼吸引他們來重慶?

寇麗麗提到的這位愛國實業家,就是重慶人盧作孚先生。他被毛主席評價為“中國近代史上萬萬不可忘記的人”,被習近平總書記稱贊為“愛國企業家的典范”。他在抗戰時期為中國工業保存了珍貴火種,為抗戰勝利作出貢獻。

而讓他的名字更加熠熠生輝的,是他的愛國情懷。

為紀念盧作孚在運輸航運業的突出貢獻,西南大學教師創作雕塑作品《偉大的民族之船》。

為紀念盧作孚在運輸航運業的突出貢獻,西南大學教師創作雕塑作品《偉大的民族之船》。

長江奔涌處,實業報國的精神血脈始終激蕩。在盧作孚先生創辦民生公司的發源地重慶,有一所以他名字命名的民營經濟學院。寇麗麗等各地企業家正是在這所學校接受培訓、開展學習。

“從2019年培養首批1600余名學員,到2024年培養3000多名民企管理者,無論課程版本如何迭代完善,教學的核心始終以盧作孚先生創辦的民生公司為樣本。”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負責人指著學院牆上的辦學歷程圖說,如今,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的課堂已延伸進智能工廠的車間、紅色革命的展館、生機勃勃的田野……五年時間,這所沒有“圍牆”的學院正一點一點將盧作孚的愛國情懷,像種子一樣播進一批又一批受訓民營企業家的心田。

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北碚校區。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北碚校區。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初心

用好本地特色資源,讓愛國企業家精神薪火相傳

“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涉及民營經濟的內容要及時更新到課件裡。”

“要把總書記的講話和盧作孚先生的愛國企業家精神內涵相結合,補充一些實際案例,讓學員更好理解。”

……

近段時間,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教師杜林和同事正在對《盧作孚愛國企業家精神的當代啟示》這門課程進行完善更新。

“我們的課件更新速度很快,有時候一年要更新四五次。”作為學院主講盧作孚精神的教師之一,杜林的任務是結合最新的時代背景,讓企業家們明白一個道理:為什麼到今天,我們依然需要盧作孚先生的愛國企業家精神。

和其他民營經濟學院不一樣的是,盧作孚的愛國企業家精神正是這所學院要廣泛播撒的種子。

“盧作孚先生畢生致力於探索救國強國之路,充分彰顯出一名優秀實業家的愛國情懷、創新精神、誠信人格、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負責人用“三個契合”概括盧作孚愛國企業家精神的現實意義:盧作孚先生的崇高風范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企業家精神的重要論述高度契合,與企業家帶領企業攻堅克難必須具備的能力素質高度契合,與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兩個健康”發展的現實需要高度契合,“他的事跡是加強對民營企業家思想政治引領的一部鮮活教材。”

2019年4月,在盧作孚先生成就一番事業的北碚區,該區聯合市工商聯、西南大學創辦了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2022年3月,在市委統戰部協調推動下,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增設盧作孚研究中心,加挂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牌子,形成了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重慶社院校區和北碚校區“一院兩區”的辦學格局。此后,這所全國首個以愛國企業家之名命名的省級民營經濟學院一直在發揮其獨特價值。

“我們建設國家,就要從立腳處起,立腳在什麼地方,就從什麼地方建設起。”“人生的快慰不是享受幸福,而是創造幸福,不在創造個人的幸福,供給個人欣賞,而是創造公眾幸福,與公眾一同欣賞。”……在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北碚校區213教室,這個能容納100人上課的教室牆上,挂著6幅盧作孚的名言,盧作孚鏗鏘的聲音仿佛就在耳邊。在這個充滿實業救國強國精神的空間裡,學習盧作孚精神,更能讓企業經營管理者體會到肩上擔負的社會責任。

“講好講透講活盧作孚愛國企業家精神。”杜林說,這是學院成立5年來一直追求的目標。為此,學院組織教師鑽研,邀請專家開展研討,開發並實時更新《中華商道與盧作孚企業家精神》《盧作孚企業經營管理之道》等特色課程,不斷挖掘、深化、拓展對盧作孚愛國企業家精神的認識,持續增強學院的“核心競爭力”。

這些無可替代的精彩內容吸引著眾多企業家學員。據統計,去年該學院僅是承接來自北京、上海、遼寧等10個省(市)的市外培訓班就有45個,佔比達81.8%。

獨特的教學資源和課程體系吸引了更多關注目光。2021年4月,全國工商聯授予學院“全國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2025年1月,學院與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啟動共建“優秀企業家精神學習基地”。

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民營經濟人士“堅定理想信念、助力川渝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題研修班開展理論教學。

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民營經濟人士“堅定理想信念、助力川渝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題研修班開展理論教學。

探索

打造具有重慶辨識度的一流民營企業家教育培訓基地

“我沒想到,這個培訓有一半課都不是在教室上。”去年7月,重慶德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葉飛龍參加了市經濟信息委和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共同組織的“2024年重慶市制造業領軍企業家培訓班”。在為期5天的培訓中,幾乎一半的課程是在教室以外開展的,晚上還特意安排了學員們非常喜歡的內容——觀看紀錄片《盧作孚》。

“不知不覺5天就過去了,意猶未盡。”葉飛龍至今仍然能夠清楚地記起,在盧作孚紀念館聽講解員講述被譽為“中國實業史上的敦刻爾克”宜昌大撤退時,對盧作孚先生舍身救國的敬佩之情。在觀看《盧作孚》紀錄片時,他又和同學一起討論盧作孚傳奇一生的場景,耳畔時時響起老師講述的當代企業家應該將企業責任與家國相連的道理。

“課堂內外相結合,讓我不僅學得懂、記得牢,還對自己的事業有所思考。”葉飛龍在結業心得中寫道:幾天的學習,讓我感受到了一位民族企業家的非凡智慧與家國情懷。特別是盧作孚先生在上世紀30年代就強調了人才的重要性,給我很大啟發。我將在人才賦能新質生產力方面下功夫,積極倡導發揚企業家愛國精神,把企業發展得更好。

“學院的一大特色是沒有‘圍牆’。”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學院積極將課堂從室內向戶外延展。依托盧作孚紀念館、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陳列館、紅岩革命紀念館等40余處現場教學基地,形成體系化的教學點和現場教學線路。

“船王故事,萬萬千千﹔選說一段,民生之帆。那是1938年秋天,侵華日寇鯨吞華北、佔領上海、攻破南京、兵逼武漢。國破家亡之秋,人民受難之時,盧作孚等人撤離武漢來到宜昌。宜昌什麼景象?嚯,彈丸之地,聚集數萬難民……”

前不久,在盧作孚紀念館空壩上,一場極具感染力的評書表演吸引了培訓班學員的目光。一張桌子、一塊醒木、一把折扇,還有曲折的故事情節,將學員拉回到那段驚心動魄的歲月。

講評書的是北碚區文化館副館長劉曉山,他還有一個身份: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的兼職教師。他表演的這段評書名為《宜昌大撤退》,是專門為學院開展培訓“定制”的,如今已成為每次培訓的“保留節目”,深受學員歡迎。

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培訓生動化、具象化、可視化,學院專門創作了《梧桐樹下》《盧作孚》《民生之帆》等情景教學、評書、影視教學作品,綜合運用多種形式開展教學。

“我們抓住‘盧作孚企業家精神’這個牛鼻子,在打造特色班次、特色課程上同步發力。”他介紹,在開設特色班次上,以“問題導向+分層分類”打破傳統教育“大鍋飯”模式,結合民營企業家實際需求和文化能力結構,打造了“政治鑄魂”領航班、“行業龍頭”精英班、“創新渝商”提升班、“創業新星”培育班等品牌班次。

在打造特色課程上,圍繞“歷史基因+現實痛點”創新推出評書、舞台劇等多項情景教學。採用案例教學、現場教學、情景模擬、互動研討等多種教學形式,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據統計,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目前的經典課程達到近200門,盧作孚企業家精神相關的特色課程達21門,組建起“黨政領導+業界精英+專家學者+企業典范”的百人師資隊伍,跨市合作單位達到21家。

劉曉山用評書的形式為學員講述宜昌大撤退的故事。(本版除署名外均由受訪單位供圖)

劉曉山用評書的形式為學員講述宜昌大撤退的故事。(本版除署名外均由受訪單位供圖)

傳承

學員停下生意參與山火救援,要做社會進步的貢獻者

“肉,多裝點,裝滿!”

“讓消防隊員及志願搶險人員吃飽飯,才能有力氣戰勝山火。”

2023年夏天,重慶遭遇了極度罕見的持續高溫干旱,氣溫一個多月都在40℃徘徊,北碚縉雲山發生了大面積山火。面對肆虐的山火,在北碚經營餐飲門店的金泉第一時間關閉自己的門店,停止對外營業,組織全體員工為現場搶險人員供應盒飯。

“步行街的各位商家,縉雲山山火形勢嚴峻,現需要大量滅火器,請大家積極捐出,兩點前送到飯店門口,我們統一送往救火現場。”准備完盒飯,金泉又在微信群號召大家捐消防物資,籌集滅火器。

在與時間的賽跑中,金泉及時將2600份盒飯和330個滅火器送到救火現場的消防人員和志願者手中。

“這樣的企業家真是好樣的!給你點贊!”面對社會各界的夸獎,金泉想起了自己之前在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學習時深深印刻在腦中的那句話——人不是為己的,人是為社會的。

這句話是盧作孚說的,后來也成為了金泉的座右銘。

這一年,金泉參加了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舉辦的北碚區餐飲協會專題培訓班,被盧作孚為救國無私奉獻的犧牲精神所震撼。她認為,作為企業管理者,要像盧作孚先生一樣,將企業發展與愛國情懷緊密相連,“隻有這樣,企業未來發展步伐才會更加穩健。”

金泉說,從那以后,盧作孚的愛國企業家精神就是鼓舞她的精神力量。停下生意參與山火救援就是她用實際行動踐行這樣的精神。

在重慶,像金泉一樣的學員還不少。他們的思想和行動,正是當代優秀民營企業家的生動縮影,也讓我們看到了企業家精神在當今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

如今,民營經濟發展再次迎來春天,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怎麼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不斷增強吸引力?

“我們將不斷提升教學科研核心競爭力,努力打造具有重慶辨識度、全國一流的民營企業家教育培訓基地。”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負責人表示。

陽光照在北碚校區213教室的牆上,盧作孚先生的名言“願人人皆為園藝家,將世界造成花園一樣”閃著光亮。這座沒有“圍牆”的學院,正以潤物無聲的方式,讓盧作孚“天下事都難。我們若能戰勝艱難,天下便無難事”的商道哲學和愛國情懷在新時代迸發澎湃動能,為打造民營企業家心之所向的精神家園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新重慶-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周尤)

數讀>>>

200 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經典課程達到近200門

21 盧作孚企業家精神相關特色課程達21門

100 組建起“黨政領導+業界精英+專家學者+企業典范”的百人師資隊伍

1000 成功打造全市“弘揚盧作孚企業家精神 推動‘兩個健康’實踐創新”精品線路,開展現場教學數千人次,跨市合作單位達到21家

13萬 已累計開展來自北京、上海、遼寧、四川、山東、廣東、安徽、陝西、浙江、江蘇等省(市)的市外培訓班185期,培訓學員超13萬人次

記者手記>>>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談企業家愛國

周尤

近日,談起“為什麼要創辦一所非營利性的大學?”福耀科技大學創辦人、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的話振聾發聵——教育是事業,不是產業,企業家應為社會做貢獻。

回溯中國近現代歷史,張謇“實業救國”的壯志、盧作孚“宜昌大撤退”的壯舉、榮氏家族“以商養學”的胸襟,都在用行動詮釋著一個歷久彌新的命題:企業家精神與家國情懷的同頻共振。

當今世界正處於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變局之中。強調企業家精神,強調企業家愛國,絕非簡單的情感號召,而是關乎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思考。

真正的企業家從來不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而是社會價值的創造者。他們深諳“沒有國家的繁榮昌盛,就沒有企業的基業長青”的道理,在民族危難時毀家紓難,在百廢待興時實業報國,用行動定義了企業家的精神海拔。

民營企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當前中國民營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這組數據背后,是企業家群體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的現實圖景。從“專精特新”企業突破卡脖子技術,到涉農企業助力鄉村振興,再到制造業龍頭企業構建自主可控產業鏈,新時代的企業家精神,正在轉化為突破增長瓶頸、重塑競爭優勢的實踐力量。

民營企業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生力軍,民營企業家是全市寶貴財富。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既是對歷史的傳承,更是面向未來的選擇。期待更多企業家把個人理想、企業願景融入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書寫商業文明與家國情懷交相輝映的時代華章。

(責編:莢天宇、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