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財經學院:新財經+數智技術 推動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

3月29日,重慶財經學院召開新時代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暨教育思想大討論總結會。與會人員圍繞新時代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以及教育思想大討論成果深化落實展開深入研討,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謀篇布局。
原重慶科技大學校長嚴欣平對學校如何“以評促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對標指標內涵和六個重點,以及緊扣三個基本系統推進自評自建的建議。同時,對學校優化教育資源、提升辦學環境、推進人才培養提出了可行的戰略路徑。
原重慶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干勤從三個維度系統闡述高校發展策略,即目標凝聚層面,通過確立階段發展目標,凝聚各方共識,形成發展合力﹔動能轉換層面,憑借提升內驅力與執行力,積蓄發展動能,錨定發展成果﹔轉型升級層面,推動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助力發展轉型升級。
原重慶工商大學校長王崇舉指出,高校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改革刻不容緩,需從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等五個關鍵要素進行系統性變革,同時積極挖掘契合自身定位與地方產業特色的產教融合模式,優化產教融合機制,實現教育與產業在規劃、資源配置、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全方位協同發展。
“六說”環節,重慶財經學院教務處處長李紅平緊扣教學邏輯主線,圍繞人才培養體系、教學成果實績、合格評估現存差距及攻堅舉措等方面展開闡述﹔學生處處長唐川川以需求驅動為導向,提出一套系統的學生成長支持體系創新實踐方案﹔金融學院院長賀晗立足新時代金融行業發展趨勢,就金融人才培養改革路徑發表論述﹔物流工程學院專職教師李淑梅以“一核牽引雙鏈融合”為核心理念,深入探討高素質應用型物流人才的培養模式﹔會計學院專職教師譚集丹分享基於SQL的財務分析技術,為財務教學與實踐提供新思路﹔物流工程學院專職輔導員羅賢提出階梯式班級成長路徑,助力學生班級管理模式創新﹔學生代表姜嘉豪、楊佳怡分別講述程序員的成長歷程以及會計專業學生在教育改革浪潮中角色與認知的轉變,從學生視角為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寶貴的反饋。
期間,重慶財經學院校長吳華安發布了《重慶財經學院高質量教育發展體系建設十項行動方案》(2025-2027)。他指出,學校要推動“紅岩鑄魂”與“數字轉型”雙升級,實現從傳統財經教育向“新財經+數智技術”融合范式的重大跨越,構建“價值引領——能力重塑——實踐賦能”的育人閉環。
該校黨委書記張毅就推動學校在新時代本科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提出四點要求。一是要強化頂層設計,學校需從戰略高度系統規劃、科學布局,承擔起新時代賦予的教育責任﹔二是秉持共生共贏理念,充分調動全體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形成全員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三是發揚斗爭精神,直面評估過程中的困難與挑戰,以攻堅克難的決心和勇氣,全力以赴確保評估任務圓滿完成﹔四是強化系統觀念,注重各部門、各環節之間的協同配合,凝聚集體智慧與力量,全方位提升學校教學質量與辦學水平。(晏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