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企業

明月湖引進 “重慶黑土”正式量產

2025年04月04日10:58 |
小字號

近日,由長春理工大學重慶研究院、重慶德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聯手建設的“重慶黑土”生產線正式投產,首條生產線23噸產品下線,質量全部合格,已獲得四川、雲南銷售訂單。

該生產線位於潼南區田家鎮,生產設計秸稈資源無害化環保處理2萬余噸/年,滿負荷運轉日產固態“重慶黑土”可達60余噸,日產值達15萬余元。

“重慶黑土”生產線。 兩江協同創新區供圖

“重慶黑土”生產線。 兩江協同創新區供圖

“重慶黑土”,全世界獨一份

“重慶黑土”項目由長春理工大學教授沈賢德研發、長春理工大學重慶研究院引進,稱為人造有機納米碳腐殖質材料或生物腐殖質材料,項目採用一步法水熱分解工藝,在較溫和條件下快速完成秸稈全組分解后聚合反應過程,以獲得有機納米碳腐殖質產品。

其中,針對重慶本地偏酸性的土壤特質,研究院組織技術團隊對項目進行了改良,因材料具備羧基,酚羥基、羰基等官能團,使其具備了較好增碳阻酸、補鹽控酸的作用,能夠有效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可保水保肥,促進微生物活性,提升土壤肥力。

該項目生產原料來源多樣,所有農林廢棄物秸稈均可用於資源化循環利用,產品腐殖度達70%、分解后有機質含量大於80%,其中含45%納米級有機碳。

目前,項目已完成技術和產品開發,在黑龍江、新疆、內蒙古、吉林、山西、雲南、四川、重慶等地進行了廣泛的實驗性種植,包括在新疆試種棉花、牧草,在內蒙古試種玉米,在黑龍江試種水稻,在山東試種蘋果,在福建試種生態茶……實驗証明,“重慶黑土”可有效增加土壤肥力,使作物增產,並能有效降低作物的農殘和重金屬吸收。

來自湖南省農科院的檢測報告顯示,使用“重慶黑土”后,可增強農作物抗逆性,降低病虫害發生率,畝均增產達10%以上,可減少施肥30%~70%以上﹔來自歐洲的檢測報告顯示,在產品使用后,作物中509項農殘為0.7項重金屬含量為0。

據測算,以“重慶黑土”連續還田(1噸/公頃/年),土壤腐殖酸含量提高0.1%以上,可大幅減少化肥使用量,有效解決土壤“薄”“瘦”“硬”的問題,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蓄水能力,避免土壤有機質和養分元素衰減。

項目技術總監蔡鎮介紹,“‘重慶黑土’遠遠優於天然腐殖酸,能夠大幅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目前全世界范圍內無同品競爭,可廣泛用於土壤改良、有機農業與綠色種植。”

“重慶黑土”,賦能“鄉村振興”

今年2月,“中央一號文件”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明確提出“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同月,重慶市委“新春第一會”提出迭代升級“六區一高地”,打造“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要求在生態綠色產業發展上實現新突破,做強做優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

“重慶黑土”不僅能大大降低農藥化肥的使用量,穩定提高農作物的畝產收益,其原材料來源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更可讓廣大農民實現“變廢為寶”,其與“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三增”精神及重慶大力發展生態綠色產業不謀而合。

在長春理工大學重慶研究院執行院長丁紅昌的眼裡,“重慶黑土”就是妥妥的致富“黑金”。在現場,他算了一筆賬:一條“黑土”生產線,非全產狀態,一年可消耗廢棄秸稈2萬余噸,按400元/噸計算,一條產線就可讓當地農民增收800余萬元,而重慶本地可利用秸稈達180萬噸,僅此一項,變廢為寶的收益高達7.2億元。

丁紅昌說,“一條‘黑土’生產線可解決50位農民的穩定就業,以稅前6000元計算,可讓農民創收30萬元!”“項目規劃未來幾年將在重慶建設3至7個生產線,目前首個生產線落地潼南區田家鎮並順利投產。”

長春理工大學重慶研究院院長曹國華表示,“重慶黑土”項目在針對重慶土地墒情做技術改良的過程中,明月湖充分發揮了“橋梁”作用,找資源、找平台、找場景,牽線重慶本地的龍頭企業以產研合作形式推動項目進行技術迭代改良,“可以說,‘重慶黑土’源自明月湖,也將以明月湖為策源地,推動‘黑土’項目輻射全國,賦能中國的‘鄉村振興’。”

“重慶黑土”位於潼南區田家鎮的首條生產線正式量產。兩江協同創新區供圖

“重慶黑土”位於潼南區田家鎮的首條生產線正式量產。兩江協同創新區供圖

曹國華介紹,目前“重慶黑土”項目已全面完成從實驗室到田間的科學試驗,不僅能大大提升土壤肥力,還能有效解決土壤板結、沙化等問題,以鹽鹼地改良為例,全國鹽鹼地面積高達9000萬公頃,改良面積按百分之一算,需腐殖質材料 450萬噸,需建設150套2萬噸/年農林廢棄物無害化秸稈處理裝置,年產值可達130億元以上。

“項目利潤可觀,目前正面向東北三省、內蒙古、新疆、山東、安徽、福建、重慶、四川等地招大區代理商。”蔡鎮透露,計劃未來五年在全國推廣1000個以上秸稈處理項目,改良各類土壤1000萬公頃。同時他希望,為加快“重慶黑土”項目的商用推廣,有效提升成果經濟價值、保証轉化效率、降低轉化風險,依托長春理工大學重慶研究院推進“龍頭企業+生物質材料研究中心+人才+基地”一體化打造“產學研用”創新“試驗田”,立足重慶輻射全國,為“重慶黑土”項目的培育和推廣提供強力支撐。

加快打造新質生產力策源地,除了聚焦戰略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高價值特色農業項目也被納入了明月湖的產業創新“版圖”,“重慶黑土”僅是其一,此外還培育出食鐵獸科技等智慧農業的科技企業,引入了“多模態遙感大數據驅動水稻與油菜花產量精准預測模型研究”等研究項目。目前,明月湖正在發揮著創新資源富集的“策源”優勢,堅持“創新+產業”協同,以高效能、高質量的技術成果和創新項目助力鄉村振興。(孫建和)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