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國家儲備林累計收儲林地402萬畝

4月8日,市林業局組織召開了《國家儲備林建設管理辦法》宣傳貫徹座談會。會上,重慶市林業局生態處對《國家儲備林建設管理辦法》進行了詳細解讀,並匯報了《重慶市國家儲備林建設管理實施細則(討論稿)》起草情況。
今年3月6日,國家林草局印發《國家儲備林建設管理辦法》,共7章40條,從細化職責分工、優化項目申報、深化組織實施、強化保障措施等方面全面壓實責任、加強監管,規范管理、高效實施,為今后國家儲備林建設管理提供有力支撐指導。
重慶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最后一道關口,肩負著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的重大職責使命。近年來,重慶充分發揮“政府主導、銀行主推、企業主體、農民主力”作用,加快以市場化手段實施重慶國家儲備林建設,探索推進、精心打造全國國家儲備林建設樣板。截至2024年底,全市國家儲備林累計收儲林地402萬畝,開展集約人工林栽培、現有林改培、中幼林撫育156萬畝,建設國家儲備林苗圃7個、年產優質苗木1000萬株,修建林區公路等基礎設施200余公裡。
此外,重慶大力推進“儲備林+”,建成油茶、油橄欖基地15000畝,開展林下種植天麻、淫羊藿、老鷹茶、食用菌11680畝,配套開發城口天麻、酉陽蜂蜜、合川橄欖油等特色林產品。全市國家儲備林建設已支付林農林地流轉和營造林務工費用約17億元,受益林農約33萬戶、80萬人,成功解決914個村社集體經濟收入“空殼”問題,有力激發了村社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積極性,切實拓寬了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
接下來,重慶將抓住其作為全國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示范區的有利時機,聚焦做大做強森林“四庫”和森林“四庫”多重價值發揮,探索國家儲備林多功能經營機制,創新國家儲備林復合型立體式經營模式。同時,充分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性,加強統籌研究、協同攻堅、規范管理、定期調度,加快建立一批產業基地、打造一批示范樣板、樹立一批行業標杆,切實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此外,堅持央地合作、政企合作、銀企合作,鼓勵民營企業踴躍參與國家儲備林建設。並注重研發賦能,結合重慶國家儲備林建設的經濟社會條件變化、多元化主體建設、技術標准模式、相應的政策法律制度需求等進行深入系統研究,把項目建設實踐經驗復盤剖析好、總結提煉好、推廣應用好,不斷為推動重慶林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力、新思路。(周小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