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消防碼:匯集樓層信息人人可監督
智慧電梯系統:杜絕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
智慧消防系統:全方位監控大型商業體
重慶4.6萬棟高樓的消防攻堅戰

商業綜合體管理人員正在對物聯網信號顯示異常的消防設施進行檢查。(受訪者供圖)
開欄語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除險固安”列入重點工作。平安重慶建設大會提出,要大力推動平安重慶建設邁上更高台階、交出高分報表。
從“除險清患”到“除險固安”,重慶在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的進程中,持續夯實安全根基、不斷創新探索,讓城市更安全、更具韌性。今日起,本報推出“除險固安重慶探索”系列報道,聚焦超大城市治理中的難點痛點,展現數字賦能城市治理、提升城市本質安全的探索實踐。
重慶,世界上最大的山城,高樓林立、鱗次櫛比,現代化大都市盡顯繁華。然而,4.6萬余棟高樓背后,“承載”著巨大的消防安全壓力。
一場針對高層建筑消防隱患的“攻堅戰”在山城打響。如今,這場戰役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高層建筑火災起數呈逐年下降趨勢。
高樓消防“攻堅戰”怎麼打?縱深推進的數字重慶建設,如何為平安重慶建設賦能?這是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的一道必答題。
關鍵詞 高樓消防碼
4.6萬余棟高樓有了“消防身份証”
在高樓林立的重慶,如何迅速發現火災安全隱患,是一門學問。
近兩年,不少市民發現,自家樓棟的牆上張貼有一張“消防碼”。手機一掃,就能看到本樓棟的建筑高度、樓層、面積、使用功能等信息,還可以通過掃碼舉報火災安全隱患。
近日,家住渝中區大溪溝街道西信洲際花園的劉敏發現,自家樓棟的樓道裡,不知何人堆放了一套廢舊沙發,擠佔了逃生通道。他立即掃描“消防碼”,將情況反映上去。沒想到小區物業當天就派工作人員將廢舊沙發移除,疏通了逃生通道。
樓棟消防隱患處置這麼快,這與數字重慶建設中開發投入的“高樓消防碼”應用關系密切。
“這張消防碼,就像是每棟大樓的‘身份証’。”市消防救援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高層建筑數量多、密度大,一直是火災防控的重點難點。市消防救援局為此研發投用了“高樓消防”數字應用,通過智能算法,整合每棟高層建筑基礎信息、消防管理情況、消防設施運行狀態和滅火救援預案等數據,逐棟形成“高樓消防碼”。
“高樓消防碼”主要有三個功能:一是社會公眾通過掃碼,可以查看本建筑消防安全風險等級,綠色屬於低風險。二是消防管理單位通過掃碼,可以開展防火巡查檢查、消防設施維保和消防控制室值班管理,相關工作進度可量化呈現。三是市民通過掃碼,可以舉報上傳火災隱患,開展社會監督。“群眾舉報的火災隱患,首先會推送到物業管理和基層智治中心,相關部門會立即安排巡查人員核查整改。如未及時整改,系統將自動推送至區治理中心進一步處理。”
市消防救援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高樓消防碼”運行以來,已輔助群眾舉報隱患9000多件,市民點擊學習消防安全知識140萬次,助力單位開展巡查檢查671萬次,督促整改各類火災隱患約2.2萬處。
目前,全市4.6萬余棟高層建筑均有了“高樓消防碼”。通過“一樓一碼”,實現“一碼智管”,已成為我市消除高層建筑消防隱患的“撒手锏”。
關鍵詞 電動自行車
進樓入戶監管難題有了新“解法”
在家給電動自行車充電,導致自燃發生火災的案例屢見不鮮,甚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如何通過智能的治理方式,減少甚至杜絕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
江北區相關單位就對此進行了探索。前不久,家住江北水語華庭小區的陳文下班回家,正准備乘坐電梯上樓,這時一位鄰居推著一輛電動自行車就進了電梯。
“網上新聞這麼多,電動自行車上樓危險性很大。但我也不好去勸,別人也不得聽,甚至還可能發生爭吵。”正當陳文糾結時,安裝在電梯內的電子屏率先發出了聲音。
“電動自行車禁止上樓!電動自行車禁止上樓!”隨著電子屏發出的播報,電梯也停止了運行。陳文和其他居民於是紛紛勸說,推著電動自行車的鄰居也不好意思地退出電梯。
勸阻居民將電動自行車推進電梯的,正是近年來江北區探索安裝的智慧電梯系統。
水語華庭小區物業負責人介紹,小區共有29部電梯,估計有100多輛電動自行車。以前,大家對消防安全重視不夠,常常“飛線”充電,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的現象屢見不鮮。通過開展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整治,這樣的現象得到了控制,但仍有少數居民偷偷將電動自行車推回家中。於是,江北區開始試點安裝智慧電梯系統。
這套系統由安裝在電梯內的攝像頭、電子屏和后台數據平台構成。攝像頭能自動識別推入電梯的電動自行車,然后通過電子屏上的喇叭發出警告進行勸阻。如果當事人無視勸阻,該系統會控制電梯運行,直至電動自行車退出電梯。
“后台系統會通過攝像頭拍照留証。”該區首個安裝智慧電梯系統的名門山庄物業負責人劉正頗有感觸地說,安裝前,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現象幾乎天天都會發生,物業工作人員還會因為勸阻和居民產生矛盾。但現在,已經沒有居民將電動車推入電梯了。
小區為規范電動自行車充電,專門劃定安全區域,統一安裝充電樁方便居民充電。一堵一疏、雙管齊下,名門山庄小區現在已經杜絕了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的問題。
除了小區智慧電梯系統,江北區還探索社區電動自行車安全監管新模式。如五裡店街道聯動轄區幾家大的物業公司,通過為電動自行車及電池安裝電子標簽,構建社區車池資源庫,在小區出入口、單元樓、停放區、充電區等區域部署感知設備,具有電動自行車小區出入識別、違規溯源管理、車池入戶預警、智能充電、過充提示等功能,在高樓與電動車之間拉起了一道智慧防護網。
關鍵詞 商業綜合體
智慧消防系統成了“守護神”
3月28日晚,兩江新區龍湖愛加兩江星悅薈霓虹閃爍、流光溢彩,人們卸下工作的疲憊,沉浸在美食與購物的歡愉中。
鮮為人知的是,在這座大型商業綜合體內,一場無聲的守護早已悄然展開——煙感探測器在梁柱間佇立待命,消火栓管道裡的水靜靜流淌,微型消防站的應急燈始終待命……
龍湖愛加兩江星悅薈總體量約11.6萬平方米,高度74.55米,屬於一類高層綜合樓。這類樓棟集購物、娛樂、餐飲等功能於一身,建筑體量大、人員密集、電氣設備繁多,管道線路也很復雜,成為火災防控的“重中之重”、滅火救援的“難中之難”。
但該樓自2022年5月投用后,沒有發生過一起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商業體安裝了智慧‘大腦’。”兩江新區消防救援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大樓安裝有大型商業綜合體智慧消防系統,通過物聯系統,接入管網水壓監測、消防水池水箱液位監測、消防控制室人員離崗報警等裝置,可實現對商業體的全方位消防監控。
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員楊龍介紹,有了這套智慧消防系統,他們不再單純依靠人工巡查,通過電腦主機,可隨時查看哪裡出現消火栓壓力不足、水壓異常等問題。另一名工作人員雍杰注視著另一側的電子大屏,他說,從地下車庫到各樓層,全覆蓋安裝700多個監控攝像頭,確保整個商業體在消防人員的監管之下,隨時發現和處置突發狀況。
兩江新區11家大型商業綜合體均安裝了智慧消防系統,成為大型商業綜合體的“守護神”。
從全市的狀況看,目前,我市各商業高層樓棟正在充分利用智能感知設備加強高樓消防監控,守護高樓消防安全。
數讀>>>
9層
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規定,高度大於27米的住宅,高度大於24米的非單層廠房、倉庫和其他民用建筑,都算高層建筑。按照層高3米計算,9層以上的住宅就算高樓
1.3萬棟
從2020年開始,重慶連續5年部署開展高層建筑消防安全整治。截至去年11月,全市累計整改1.3萬棟高層建筑消防隱患,拆改可燃雨棚、外牆防護網121萬戶,查處佔堵消防車道違法行為46萬余起(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周鬆 朱婷 實習生 馬厚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