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西區醫院完成首例超聲內鏡手術
2025年04月09日10:28 |

近日,重慶西區醫院肝膽外科通過超聲內鏡(EUS)技術,以“超級微創”理念為核心,成功為一名梗阻性黃疸患者實施“精准引流”,讓“不開刀解決難題”成為現實。
據了解,48歲的陳哥(化名)2023年確診肝內膽管細胞癌,長期接受化療免疫治療﹔2024年初,他逐漸出現皮膚漸黃、鞏膜黃染,整個人像被染上了“黃色濾鏡”。惡心、嘔吐、全身瘙痒……這些症狀也讓他難受得難以入睡,生活幾乎陷入停滯。遂來我院肝膽外科求診,檢查發現:肝內膽管細胞癌侵犯形成梗阻性黃疸。
治療梗阻性黃疸就一個字“通”!把梗阻打通,讓淤積的膽汁盡快排入腸道或體外,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陳哥在先后經歷了內窺鏡逆行性膽管胰管造影(ERCP)術,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PTCD)術,黃疸一度緩解。
今年2月,黃疸再次卷土重來,甚至PTCD管周圍開始溢出膽汁液。對陳哥而言,再行手術已是難以承受之重﹔對醫生而言,傳統方案無效、PTCD雖能應急,但需長期帶管生活,造成不便的同時還隨時提醒患者“你是個病人”。
張宇帶領團隊手術中。重慶西區醫院供圖
如何兼顧手術療效與生活質量?在消化疾病中心主任梁平指導下,整合消化內科及肝膽外科團隊,反復討論后決定消化內科、肝膽外科合作,採用超聲內鏡引導下膽管引流術,這也是該院首次開展此項技術,超聲內鏡是通過胃或十二指腸直接到達病灶,可以避免二次開刀的痛苦,創傷小、恢復快,減少患者身體和心理創傷。
手術當日,消化內科主任樊麗琳、肝膽外科副主任張宇及團隊在超聲內鏡引導下,精准避開重要血管,經胃壁穿刺,將支架植入至肝門部膽管,讓堵住的膽汁能順利流到腸道,疏通梗阻,盡管手術過程充滿挑戰,但最終順利完成。術后,陳哥的膽紅素水平迅速下降,皮膚黃染及食欲明顯好轉。(重慶西區醫院)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