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中小企業技術升級 ■形成完整產業集群 ■推動產業數智化轉型
永川汽車產業凸顯“長城效應”

長城汽車重慶永川智慧工廠,員工們正在生產線上忙碌。(資料圖片)特約攝影 陳仕川\視覺重慶
4月1日上午,位於永川區的重慶西源凸輪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源凸輪軸)車間內,一根根新下線的亮銀色凸輪軸擺放整齊,准備發往下游的長城汽車動力配套企業。
看著這些工藝精良的產品,該公司總經理陳曉兵十分感慨:“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長城汽車起步的時候就開始做長城的配套。長城汽車落戶永川以后,縮短了我們的配套半徑,雙方的技術支持和生產銜接更加密切和及時,配套的產品和數量也有了大幅增加。”
2018年長城汽車落戶永川,迅速帶動一大批核心零部件廠商同區布局,許多公司都迎來了“近水樓台”擴大訂單的良機。以瑞悅汽車工業(重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悅汽車)為例,長城汽車落戶幫助該公司年營收從不到3億元迅速增長到如今的6億元。
瑞悅汽車相關人士表示,長城汽車作為行業“頭雁”,以能力和技術、要素賦能產業鏈,許多中小企業獲益良多,由長城汽車所引領的產業生態正呈現出深度融通的“化學反應”。
“頭雁”賦能中小企業技術升級
4月1日,就在西源凸輪軸車間繁忙運轉的同一時間,在永川高新區蜂巢傳動科技(重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蜂巢傳動科技),一套套最新的變速器總成接連下線﹔瑞悅汽車的數百套汽車車門也正在接受最終質檢……
這些過程,在不遠處長城汽車工廠的供應鏈管理平台上“一覽無余”。
“傳統的收貨、盤點等環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物力。”長城汽車永川工廠相關負責人表示,長城汽車依托雲計算平台整合數據與算法,帶動中小企業“雲上”融入產業鏈和大企業生產運營體系,不但能實時監控供應鏈各環節生產配送情況,還能實現收貨、盤點等環節的智能化,大大提升上下游配套體系運轉效率。
在永川區相關人士看來,這是一種典型的企業間數據聯通融通模式:“除了開展實時供應鏈管理,長城汽車還會即時發布配套需求以及生產改善計劃,供應商需要限時回復。如果長城發現供應商在技術或生產工藝方面無法滿足或存在問題,會立刻聯系企業,提供詳細的產品參數和改進意見,甚至會進廠駐點,手把手指導,直到解決為止。”
在這種“技術耦合”式的融通模式推動下,瑞悅汽車的技術水平、匹配和響應能力不斷提升,業務范圍擴大到長安、慶鈴等多家公司,同時還對本土兩家同行中小企業進行技術和訂單幫扶。
同樣受利好的產業環境帶動,西源凸輪軸近幾年大力實施“機器換人、工藝換智、管理換腦”升級改造,順利建成數字化車間,制造效率和質量穩定性迅速達到行業一流水平。如今,該公司已進入大部分國內一線車企的供應體系,形成三大系列、1200多個凸輪軸產品品種,是國內品種最全、規模最大和技術最先進的汽車凸輪軸企業,佔據國內70%的市場份額。
“樹干”主導產業鏈“開枝散葉”
長城汽車落戶永川高新區時,創造了14個月建成投產的行業最快速度,帶動十幾家知名配套企業前來永川及周邊布局。隨著2020年長城汽車追加投資35.8億元,建設發動機及變速器工廠並投產全新車型——坦克300,五大核心零部件產業齊聚永川,完整產業集群已然形成,涉及大中小企業超1000家。
“我們建立了研發、銷售、採購、制造四大中心,為本地中小企業提供了全方位對接平台。”長城汽車永川工廠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公司在川渝地區配套企業佔比已突破50%,累計銷售7441億元,納稅173億元。
依托長城汽車這棵“樹干”,永川區提出到2025年,西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城雛形初顯,2030年全面建成的發展目標。
政企協同推動下,產業鏈融通發展的生態體系加快形成,一個個產業“能手”相繼崛起——
蜂巢傳動科技填補自主汽車在高階液力自動變速器領域的技術空白,9(H)AT變速器獲得“世界十佳變速器”稱號﹔精誠工科汽車零部件(重慶)有限公司生產的電控差速鎖機械部件,在響應速度、傳遞效率、強度等方面成為行業標杆﹔重慶海通集團的真空泵、齒圈行業國內排名第一,穩居全球前列。
“發榜”引領數智汽車創新
4月1日,永川高新區鳳凰湖產業園內,瞰瞰技術(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瞰瞰技術)的AI智能駕駛視覺研發、制造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作為入駐永川汽摩生態產業園的首個項目,該項目致力於打造集研發、測試、生產於一體的AI智能駕駛視覺產業基地。
“長城汽車向智能網聯與新能源轉型,為瞰瞰技術這樣的中小企業帶來了巨大機遇。”永川區相關人士表示,長城汽車每年投入超百億元研發資金,其中約50%用於智能化領域。
長城汽車面向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轉型步伐正在加快。上述人士透露,長城汽車目前已將多款混動和純電車型安排到永川工廠生產,2025年還將在渝投入全新車型,力爭全年實現產值450億元、產量24萬輛。
永川區也打出配套“招式”:開工建設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加速推動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招商項目落地投產﹔與多家機構聯合設立產業基金,總規模達45.5億元。
此外,永川還引進重慶綠色電池研究院技術研發創新平台項目,加速短流程全濕法退役鋰電池綠色高值循環利用技術產業化,將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長城汽車負責供應鏈管理的人士表示,該公司已建立“發榜”機制,中小企業可以通過“揭榜”的方式參與長城汽車的技術創新,“許多中小企業通過自身專精特新的技術能力,成功解決了我們在轉型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
專家點評>>>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廖成林:
“鏈主”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是企業之間資本、技術、產品、信息等共享、協同、互補、交融,進而形成利益共載的生態系統。作為國內重要汽車制造基地,重慶注重發揮領軍企業優勢,健全主體梯度培育體系,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矩陣。其中,長城汽車以“鏈主”身份,在永川正通過四大機制推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一是依托穩定的訂單需求和智能供應鏈管理平台,實時對接上下游企業生產數據,推動中小企業工藝標准化、效率提升﹔二是吸引五大核心零部件產業集聚永川,形成超千家企業參與的完整產業鏈,帶動本地配套率突破50%﹔三是通過“發榜揭榜”機制開放技術需求,引導中小企業參與智能化、新能源領域技術攻關﹔四是依托工業互聯網平台整合生產、物流數據,實現供應鏈透明化協同,推動中小企業管理智能化,縮短創新周期。
依托上述舉措,長城實現了技術溢出、要素共享和生態共建,培育出大批專精特新企業。其打造的融通生態使中小企業快速融入高端產業鏈,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良性發展格局。(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白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