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暴藍色預警繼續發布 沙塵天氣還將持續1~2天

中央氣象台4月13日18時繼續發布沙塵暴藍色預警:預計4月13日20時至14日20時,新疆南部、甘肅東北部、寧夏中南部、四川盆地東部、重慶大部、貴州東北部、湖北中部、湖南西部和南部、廣西大部、廣東西部、海南島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揚沙或浮塵天氣。
重慶沙塵天氣何時結束?重慶市氣象台首席預報員胡春梅介紹,目前冷空氣影響結束,風力變小,加上未來兩天沒有明顯的降雨,不利於沙塵沉降。另外,四川盆地的地形也不利於沙塵向周邊傳輸擴散。所以,重慶的沙塵天氣還將持續1~2天。
天氣預報
局地有陣雨或雷雨
最高氣溫直沖34℃
今天:各地多雲到晴,氣溫8∼33℃。中心城區:晴,氣溫17∼30℃。
明天:大部地區多雲到晴,午后局地有陣雨或雷雨,氣溫8∼33℃。中心城區:多雲間晴,氣溫18∼30℃。
后天:大部地區多雲到晴,局地有陣雨或雷雨,氣溫9∼34℃。中心城區:晴間多雲,氣溫18∼32℃。
小貼士
沙塵天氣守護呼吸健康 應該這樣做
沙塵天氣下,污染物可通過眼、鼻、喉等黏膜組織及皮膚,直接對人體產生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狀或過敏反應。沙塵顆粒還可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引起多種呼吸系統疾患。沙塵顆粒還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
敏感人群盡量避免外出
老年人、兒童、孕婦、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是敏感人群。
▶沙塵天氣時,敏感人群盡量留在室內、避免戶外活動。
▶確需外出的,採取佩戴口罩、縮短戶外活動時間等健康防護措施。
▶如果發生慢性咳嗽伴咳痰或氣短、發作性喘憋及胸痛時,需盡快就醫。
因職業需要必須室外活動的人群需注意:因職業需要必須在室外活動的人群,如交警、環衛工人、建筑工人等,應採取佩戴口罩、縮短戶外工作時間等必要的健康防護措施。
室內注意採取以下措施
1.及時關閉好門窗。
2.採用濕墩布拖地、濕抹布擦拭等濕式清理灰塵的方法,保持室內清潔干淨,避免室內塵土的再懸浮。
3.可使用加濕器、洒水等方法保持空氣濕度適宜。
4.有條件的室內開啟空氣淨化器。
外出應注意個人防護
1.佩戴口罩,減少風沙對呼吸道造成損傷。沙塵天氣會同時存在浮塵、可吸入顆粒物和細顆粒物,可佩戴N95及以上防護口罩。
2.可佩戴防風的眼鏡,避免風沙對眼睛造成損傷,如若風沙進入眼睛切忌用手搓揉,應盡快用流動的清水沖洗或滴眼藥水,如仍有不適應及時就醫。
3.佩戴帽子、紗巾等防塵用具,避免風沙對皮膚、頭發、耳朵等造成損傷。
4.外出回來應立即洗手、洗臉,用清水漱口,清理鼻腔,有條件的應該洗浴,並及時更換衣服,保持身體潔淨舒適。
多吃鴨血豬血能清肺?
民間相傳“沙塵天氣多吃鴨血豬血能清肺”,網上也有言論“”多吃鴨血、豬血、雪梨、銀耳等清肺食物”,這些有用嗎?
專家表示,當前沒有方法能夠清除進入人體內的粉塵。粉塵是通過呼吸道進入肺部,而吃的“清肺”食物,是從消化道進入體內,消化吸收后透過小腸絨毛進入血液,與肺部的顆粒物可謂是“隔海相望”,處於兩條互不相同的通道,沒有一丁點兒清除效果。
傳統醫學上經常說的“清肺”,此清肺非彼清肺,指的是清肺泄熱,減緩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相關症狀,只是被人們習慣性地叫作“清肺”食物,但並不能處理空氣污染引起的肺部問題。
沙塵天氣時,空氣干燥,易出現唇裂、鼻子、咽喉干痒等情況,應多喝水、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果,保持呼吸道通暢以及濕潤,緩解咽喉的不適症狀。(據新重慶-重慶日報)
新聞分析
北方沙塵影響18省份
為何一直吹到海南島
連日來北方的極端大風,導致沙塵大范圍傳輸,一路向南,跨過長江、進入華南,最遠抵達海南省的北部,全國18個省份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形成了近年來影響我國范圍最廣的一次沙塵天氣過程。
什麼原因造成了如此大范圍沙塵天氣過程?沙塵天氣還將持續多久?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饒曉琴分析,造成本次大范圍沙塵天氣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極端大風導致的沙塵天氣強度大,達到強沙塵暴等級,在上游沙源區的起沙量非常可觀。其次,沙塵傳輸高度高。在高空強風作用下,沙塵氣團移動速度快,沿偏北路徑長驅直入,傳輸到西南、江南、華南等地。第三,南方地區的降水結束時間早。沙塵天氣基本是追著雨跑的,降水剛結束沙塵就來了,缺少降水的清除沉降作用,導致沙塵傳輸過程中沉降少,一路向南抵達了海南北部。
沙塵天氣還將持續多久?“13日,南方地區風力明顯減弱,浮塵天氣將會出現較長時間滯留,預計西南地區東部、江南西部、華南等地沙塵將持續到14日。”饒曉琴說。(據新華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寧夏至湖南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重慶段貫通
- 人民網重慶4月12日電 4月12日,隨著寧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重慶段跨長江段導地線全部牽引到位,該工程重慶段全線貫通。 寧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重慶段)跨江放線作業。…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