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展監督

立德樹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提出“塑造立德樹人新格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戰略任務,為新時代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高校育人的核心任務。對此,高校紀檢監察機構要始終將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准,聚焦教材建設、課堂教學、師德師風、思政工作等方面深化政治監督,推動高校緊扣時代主題,堅持守正創新提升教學質量,持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聚焦教材建設抓監督。教材是立德樹人的重要依托。高校紀檢監察機構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監督推動教材建設始終突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緊跟黨和國家對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確保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教材中得到全面體現。嚴守教材選用和管理政治關口,緊緊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落實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等重點任務加強監督檢查,推動完善教材建設與選用機制,創新教材編寫、推廣、使用方式,確保教材編寫、修訂符合課程標准和教學大綱要求,堅決對導向有問題、教學水平不高、政治把關不嚴的教材一票否決,不斷增強教材的政治性、科學性、時代性、可讀性。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寫入德育相關學科教材,將具有較強意識形態屬性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建設和課程建設列入政治監督視野,對相關教材選用情況進行再審核,敦促教務部門嚴格把關,堅決杜絕具有錯誤思想觀點和傾向的教材進入校園。
聚焦課堂教學抓監督。課堂教學是立德樹人的主渠道。高校紀檢監察機構要將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政治監督的檢驗標准,督促高校黨委切實擔負起立德樹人政治責任,看其是否把“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作為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和學科業務指導的核心問題。重點關注思政課教學實效,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思政課建設的重要論述,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開展專項監督,重點監督是否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確保監督常在、形成常態。重點關注課堂教學管理是否健全、課堂教學秩序是否規范、課程設置制度是否完善,重點監督教學改革是否圍繞課程建設、教學實施、質量評估、資源建設等工作開展,重點監督高校德育課程中是否融入家國情懷、社會責任、誠信道德、法治底線等內容要素,重點監督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是否做到同向同行、同頻共振、有機融合,確保課堂教學有利於增強德育實效、促進專業發展、提升學生素養。
聚焦師德師風抓監督。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能否真正落實,關鍵在於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師德師風是評價高素質教師隊伍的第一標准。高校紀檢監察機構要准確把握黨中央對教育工作的相關要求,引導推動高校黨委善於從政治上看問題,堅持宣傳教育、示范引領、實踐養成相統一,為營造良好師德師風提供堅強政治保障。立足抓常治長,緊盯師德失范、學術不端、教風不正等突出問題,重點監督檢查高校是否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教師隊伍建設首位,是否建立管用有效的師德師風評價機制,是否構建教育、宣傳、考核、監督與獎懲相結合的工作機制,不斷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師德素養和育人能力。監督推動高校黨委把加強制度建設同日常教育督導結合起來,督促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自覺踐行“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要求,謹遵學術規范、恪守學術道德、維護學術環境,始終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當好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聚焦思政工作抓監督。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新時代高校辦學治校的主旋律,必須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把黨關於人才培養的主張和要求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學、人才培養和管理服務全過程。高校紀檢監察機構要自覺把立德樹人使命任務內化到高校政治監督全過程各方面,聚焦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抓監督,在政治監督具體化、精准化、常態化上下更大功夫。重點監督高校是否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對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著力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育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重點關注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是否保持積極健康向上,重點看高校能否把准學生思想脈搏、積極回應學生思想關切、幫助學生解疑釋惑、引領學生成長成才,確保始終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引導幫助學生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信心,自覺將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事業中,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紀委書記李樹財)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