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人民日報記者遍神州

重慶產業引擎向“新”推進

本報記者  沈靖然
2025年04月11日14:3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元旦過后,我到重慶看了一家公司,他們生產的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就是供給側改革的成功案例。這幾年,重慶筆記本電腦等智能終端產品和自主品牌汽車產業成長也很快,形成了全球最大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和國內最大汽車產業集群,全球每三台筆記本電腦就有一台來自重慶制造。這說明,隻要瞄准市場推進供給側改革,產業優化升級的路子是完全可以闖出來的。

  ——摘自《習近平經濟文選》第一卷《深入理解新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走進重慶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的智慧工廠,未來感扑面而來。車間內不見人影,揮舞的機械臂整齊劃一,將薄如蟬翼的玻璃基板精准嵌入產線……

  這裡是京東方自主設計、開發和建造的第六代柔性AMOLED生產線。一塊塊超薄、超清、可彎曲的柔性屏下線后,將廣泛應用於智能手機、智能汽車、可穿戴設備等多個應用場景。

  “技術創新是京東方重慶的生命線,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根本出路。”京東方重慶區域總經理孫耒來說,從小尺寸液晶顯示產品到新一代柔性屏,企業近年來成功開發了近2000件新產品,完成了數百項技術迭代,並實現了工藝技術的上千次升級改善。“以我們最新研發的Oxide氧化物技術為例,實現了電子遷移率的飛躍式提升,代表了車載顯示技術的重要突破方向。”

  不只是這塊“屏”。如今,重慶正以“屏”為支點,緊扣“芯屏端核網”全產業鏈布局,在產業優化升級中闖出一條新路,加快實現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萬億級目標。

  一批產業鏈企業加快協同創新,力促新型顯示產業邁向高端。重慶邁特光電無塵車間內,身著防塵服的技術人員正穿梭於精密設備之間,對校准參數進行最后調試。去年12月,重慶邁特光電有限公司首批產品出貨,標志著中國內陸地區第一個大規模光掩膜版生產設備投資項目正式投產。

  “顯示面板用光掩膜版是顯示面板生產過程中的核心關鍵器具之一,其精度和質量將直接影響顯示面板的成品率。”兩江新區產業促進局局長賴涵介紹,邁特光電的投產,對重慶市乃至全國顯示面板產業鏈起到“補鏈”作用。如今,重慶已形成從玻璃基板、光學膜材到終端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新型顯示產業規模即將突破千億元。

  產業升級、強鏈補鏈的同時,重慶大力推動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與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深度融合,讓“重慶屏”點亮智能汽車座艙。

  汽笛聲響,一列中歐班列從重慶團結村站發車,開往德國杜伊斯堡。“10年前的中歐班列上,十之八九都是筆記本電腦。如今,更多的是重慶造的高技術產品和‘新三樣’。我從一件件報貨單中親眼見証西部地區的發展動能。”中鐵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團結村站營業部副主任龐君感慨萬千。

  重慶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96.2%、5.9%、4.6%。“重慶產業引擎向‘新’推進,躍動的數字背后,是巴渝大地澎湃的創新動能。”重慶市有關負責人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11日 07 版)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11日 07 版)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