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飛秒激光助力精准摘鏡 專家提醒:並非一勞永逸

人民網重慶4月18日電 隨著近視激光矯正手術技術的不斷成熟,越來越多受近視困擾的群體選擇通過手術實現“摘鏡”。近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以下簡稱“重醫附屬大學城醫院”)引進微創全飛秒激光角膜屈光手術設備,是重慶高新區首台全飛秒激光手術設備,其將為區域內近視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解決方案。陳菲(化名)作為首批受益者,術后半小時即清晰辨物,親身體驗了從“朦朧”到“高清”的技術跨越。
全飛秒激光手術十分鐘實現摘“鏡”
重醫附屬大學城醫院眼科手術室外,陳菲未佩戴眼鏡便穩健地走出手術室,激動地向家屬展示清晰“視界”:“真神奇!手術也就十分鐘,我現在連走廊盡頭的標識都能看清了。”
作為一名臨床醫務工作者,陳菲長期因近視感到不便:工作時佩戴口罩可能導致框架眼鏡起霧干擾視線,而配戴隱形眼鏡又可能因頻繁夜班導致眼干眼澀。經系統評估,重醫附屬大學城醫院屈光中心為其量身定制全飛秒激光手術(SMILE)方案。
該院眼科主任李嘉文介紹,全飛秒激光手術對近視度數50-1000度和散光度數500度以下患者的矯正效果更佳,另外對患者的角膜厚度等眼部條件有一定要求。團隊運用眼前節分析系統、Pentacam、Corvis角膜生物力學檢測等先進設備,對陳菲的角膜形態、厚度及生物力學特性進行數字化建模,最終確定其符合全飛秒激光手術指標。
據悉,陳菲“摘鏡”后馬上就能滿足日常用眼需求,術后次日便能重返醫療崗位。
手術前,患者(右)接受眼部檢查。重醫附屬大學城醫院供圖
10年數據顯示98.7%近視患者矯正效果良好
據了解,全飛秒激光手術是通過飛秒激光在角膜基質內制作一個透鏡狀的組織(微透鏡),再從2-4毫米的小切口將透鏡取出,從而改變角膜的屈光力,起到矯正視力的作用。
李嘉文解釋道:“近視鏡是凹透鏡,我們通過全飛秒手術取出微透鏡讓角膜形成凹透鏡,就像是把近視鏡‘雕刻’進角膜組織。”這種“減法手術”既能精准矯正近視及散光,又可最大限度保留角膜生物力學穩定性。
李嘉文為患者進行全飛秒激光手術。重醫附屬大學城醫院供圖
除了全飛秒激光手術以外,目前臨床常用的近視激光矯正手術還有半飛秒激光手術。北京協和醫院曾對近視激光手術術后10年患者臨床效果進行了追蹤分析,結果顯示,角膜屈光手術安全、有效,98.70%患者獲得了良好的、預期的屈光矯正。
然而近視激光矯正手術並不能一勞永逸,手術隻能將術前存在的近視度數矯正過來,並不能預防術后新增長的度數,也不能預防或者治療高度近視導致的眼底病變。若術后不注意合理用眼,仍可能出現屈光回退的情況。
李嘉文提醒,日常生活需保持正確的用眼姿勢,並定期進行眼部檢查,愛護視力、預防近視的發生和發展。
近視激光手術的風險可控
盡管近視激光矯正手術已發展多年,但不少大眾對於這類手術仍然存在誤解。
有人擔心進行這類手術后,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出現后遺症,實則不然。近視激光手術是對角膜進行精准切削,並不會影響眼內結構和組織的安全,即使后期出現嚴重視力下降,也多是因為高度近視本身相關的青光眼、白內障、眼底病變等並發症所導致,與手術無直接相關性。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手術都可能存在風險。在近視激光矯正手術后可能會出現干眼症、眩光、畏光等情況,但大多數情況會在6個月后好轉。
術前進行全面的眼部檢查、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以及經驗豐富的醫生和醫療機構,能有效降低術后產生不適的可能性。同時,術后還需嚴格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護理,避免劇烈運動和眼部碰撞,定期復查,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出現的並發症。(胡虹、施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