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

雲陽耀靈鎮:青石古道上“走”出鄉村振興新圖景

2025年04月26日12:32 |
小字號

當千年鹽運古道邂逅世界級地質奇觀,會碰撞出怎樣的文旅火花近日,雲陽縣耀靈鎮用一場“雲陽見面·鹽徒閃耀”的徒步之旅給出了答案。這場融合自然探險與文化尋蹤的文旅盛宴,不僅為雲陽世界地質公園授牌獻上特別賀禮,更以“徒步+”的創新模式,解鎖鄉村振興的“文化密碼”。

千年鹽道:活態博物館裡的時空對話

晨曦初露,七曜山脈雲霧繚繞。300余名戶外運動愛好者循著泛著幽光的青石板拾級而上,仿佛穿越回“川鹽濟楚”的繁華歲月。沿路俯仰皆是時光的印記:近乎垂直的“陡梯子”石階鐫刻著挑夫的汗漬,形態奇絕的“擂鼓石”回蕩著遠古的回響,“一碗水”的清泉仍在滋養往來的過客,“狀元墳”的萋萋芳草講述著動人的故事,斑駁的功德碑傳頌著商旅的傳說……

“我們要讓每個腳印都成為文化觸點。”活動負責人展示特制的“代鹽券”——這個串聯古今的創意信物,讓參與者每到一個補給點便可收集一枚,最終兌換耀靈臘肉、羊肚菌、香菇等山珍。這種“文化+運動+美食”的立體體驗,讓沉睡的歷史在徒步者的呼吸間鮮活起來。來自湖北利川的游客王先生感嘆:“踏著先人足跡前行,仿佛聽見歷史在青石板上低語。”

農文旅融合:邊貿小鎮的破局之道

這條8公裡的徒步線路堪稱自然地理的微縮課堂。從海拔230米到1600米的垂直跨越,讓參與者見証北緯30°的生態奇跡。70%的森林覆蓋率織就天然氧吧,密林與岩壁上頑強生長的地衣苔蘚相映成趣。穿行於喀斯特地貌構成的天然畫廊,造型奇異的峰叢與鹽道遺跡渾然一體,形成“一步一景,十步穿越千年”的獨特體驗。

生態與人文的雙重饋贈,在椒園子露營基地達到高潮。林下音樂會流淌著悠揚的旋律,五湖四海的“徒步搭子”圍爐夜話,箜洋芋的焦香混合著風蘿卜燉臘豬腳的濃香,演繹著“舌尖上的耀靈”。來自縣城的徒步愛好者李女士興奮地說:“這裡既有獨特的地質奇觀,又有千年文脈的余韻悠長,更有舌尖上的耀靈芬芳,堪稱人間煙火與天地詩意的交響。”

徒步熱潮帶來的不僅是文旅體驗的迭代,更直接激活了鄉村的“經濟細胞”。當游客沉醉於山水與人文的交融時,柏木村村民何農香在攤位前笑得合不攏嘴:“沒想到這麼多城裡人來我們這些高山上,光臘肉就賣出去三十多斤!”土雞蛋、蜂蜜、香椿等帶著山野氣息的農產品,隨著游客的行囊走向更廣闊的市場,讓古道邊的田壟間,也洋溢著增收致富的喜悅。

鄉村振興:“金鑰匙”打開共富之門

這場文旅盛宴背后,是耀靈鎮改革求變、轉型發展的突圍之路。作為連接渝鄂的“南大門”,這個戶籍人口隻有萬余人的邊貿小鎮,曾面臨“守著金飯碗討飯”的困境。“我們既坐擁世界地質公園的‘后花園’,又是巴鹽入鄂的‘活化石’,還背靠國家5A級景區龍缸景區,不能再守著金飯碗過苦日子,必須讓資源變資產!”該鎮黨委負責人的話語道出轉型的決心。

作為古代鹽運體系的重要節點,該鎮深挖“雲鹽古道”的IP價值,將文化體驗與運動康養深度融合,帶動農家樂、農產品銷售等關聯產業發展,讓沉睡的古道成為激活鄉村振興的“金鑰匙”。此次徒步游的破圈,正是該鎮“小切口撬動大產業”的戰略實踐。短期將完成步道景觀提升,完善如廁、供水等配套設施﹔中期將串聯清水旅游度假區,與毗鄰鄉鎮、市縣聯動,打造“地質+鹽運”主題環線﹔遠期計劃引入國際徒步賽事IP,力爭成為全國戶外運動目的地。

隨著龍缸、岐山草原等景區聯動效應顯現,“龍環線”旅游格局日漸清晰。這條沉寂百年的古道,正以“徒步+”的創新姿態,為鄉村振興寫下生動注腳。(李胤、黃宏根)

(責編:莢天宇、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