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壩:打造更具“溫度”出行環境

修補盲道、改造無障礙通道、安裝阻車樁……連日來,不少市民發現,在沙坪壩區石新路、新橋跨內環橋、石小路等路段,沙坪壩城市管理局的市政工人們正對人行道進行無障礙改造。
石小路沿線商業密集、居民區集中,承載著大量的日常通行需求。“這條路建成很久了,人行道本來就窄,加上后來鋪設管線又修來修去,盲道不僅破損,有些地方甚至截斷了,嚴重影響了盲道的正常使用。”走在石小路上的市民王先生說:“不過,我們通過社區向城管部門提意見后,沒過兩天,就看見有施工人員在進行改造施工了。”
在現場看到,石小路上下行方向的盲道改造工程目前已經全部完成。“這段道路共改造了盲道38處,增設無障礙通道12處,共185平方米。”沙坪壩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群眾反映的盲道問題外,在改造前還巡查發現斌鑫盛景雅苑小區外路段有被其他設施阻斷人行道,導致群眾通行不便的情況。
為盡快解決改道路問題,沙坪壩區城市管理局統籌多個基層單位協同處置,拆除喬木、遷改路燈杆、恢復人行道並進行了適老化改造,著力改善城市步行環境,提升居民出行體驗。
“守護市民‘腳下安全’是一座城市溫度的重要體現。”沙坪壩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此次我們改造了石小路道路設施,同時對轄區內多處路段進行巡查,強化與社區溝通交流,收集群眾訴求並轉化為工作任務,在石新路、新橋跨內環橋等路段積極開展適老化、無障礙改造,為市民群眾打造更人性化、更具關懷的道路,提供更具‘溫度’、更加安全的出行環境。”
據統計,近段時間沙坪壩區城市管理局將石新路安樂堂前人行道進行適老化改造,增加三面坡一對,實現無障礙通行﹔為內環跨線橋增設阻車裝置、開辟摩托車專用通道,實現了人車分流,提高了通行安全度和便利度﹔在金沙社區、模范村社區、濱江社區安裝市民休閑椅,方便市民停留休息﹔區人民醫院門診部前增設無障礙通道,為就醫群眾提供方便之路。
沙坪壩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充分關注“一老一小”、殘障人士等的出行需求,以群眾訴求為導向開展整治工作,打造更加便利的出行環境,提供更貼心的市政服務,讓城市更有溫度。(李欣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兩江四岸”啟動常態化無人機燈光秀展演
- 人民網重慶4月27日電 (陳琦、劉祎)“快看!小面在天上‘冒熱氣’了!”4月26日晚20點30分,“魅力重慶”無人機燈光秀常態化展演點燃山城夜空。5000架無人機猶如點點繁星,在夜空中組成一幅幅流動的畫卷,吸引了眾多游客和市民前來觀看。…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