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

重慶樞紐港產業園江津片區鍛造產業新生態

2025年04月28日10:05 |
小字號

一年來,重慶樞紐港產業園江津片區(簡稱園區)已開工項目66個,開工率88%,累計投產項目31個,到今年年底可累計投產項目51個,投產率可達68%。

"鏈"式發展激活產業新動能

總投資超12億元中聯金先進材料智慧產業園項目,正全力推進廠房承台、地梁施工,辦公樓已完成首層主體結構,室外管網工程進度已超40%。

作為園區補鏈強鏈的核心項目,該產業園聚焦不鏽鋼精深加工、新能源電池材料、高端銅材制造、再生金屬循環利用、稀土功能材料五大關鍵領域。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20億元,將成為西南地區首個集研發、生產、交易於一體的高端材料智慧化產業平台。

一年來,園區重點布局三大領域:先進成套裝備制造、新材料研發應用、現代物流與供應鏈服務。

數據顯示,目前園區汽摩產業領域有企業71家、裝備產業領域有企業43家、材料產業企業產業領域有企業41家,企業集群效應日益凸顯。

"我們正重點對接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頭部企業。"園區招商部門負責人透露。"通過精准招商和全流程服務,將推動更多優質項目快速落地,助力本地產業形成集群效應。"

"四新"工程顯成效

在樞紐港產業園江津片區,以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新業態為核心的"四新"工程正加速推進。

走進重慶九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

“目前項目1號樓已完成一層磚砌筑80%,2號樓已完成屋面瓦安裝,3號樓已完成屋瓦安裝30%,5號樓二層模板安裝已完成,室外管網已完成40%,整體工程預計年內竣工。”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擬建設一個覆蓋節能電力變壓器、非晶合金變壓器、智能箱式變電站、智能高低壓成套、智能補償裝置等領域的生產線及研發中心。

去年5月,偉星新型防水建筑材料生產基地項目竣工投產,其生產過程全部實現自動化操作,能全方位智能實時在線監測設備生產狀態﹔今年4月,威馬農機研發制造中心項目步入生產,車間的自動化生產線有序運轉,研發中心實驗室的工程師們正在測試最新研發的微耕機……

含綠量就是含金量

江津大唐燃機項目是園區踐行“雙碳”目標的標杆工程。該項目總投資約26億元,建設2台53.8萬千瓦燃機—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總裝機107.6萬千瓦,預計年上網電量26億千瓦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28萬噸,可滿足約80萬戶家庭全年用電需求。

“目前,項目總體進度達73%。”項目負責人介紹,在施工過程中,項目引入專項督查組,通過數字化監控系統實時跟蹤工程質量和環保指標,確保每一環節符合綠色標准。同時項目投產后將為區域提供清潔電力,提高重慶市電網應急調峰能力,助力能源結構優化與產業鏈低碳轉型。

玖龍紙業綠色紙漿項目施工現場,數十台工程機械正緊鑼密鼓進行場平作業。該項目以“零廢料”為目標,擬建設1條年產60萬噸化學針葉木漿生產線,並配套建設木片圓堆及備料工段、鹼回收系統、給水處理站、廢水處理站、廠區總圖及其他工程,同時推進項目配套的智能制造。

“項目從設計到施工均執行最嚴格的生態標准,未來生產線還將配備智能化監測系統,實現全流程減污降碳。”玖龍紙業項目負責人表示,項目建成后,不僅將填補西南地區綠色紙漿產業空白,更可帶動周邊群眾增收。

一年來,江津樞紐港產業園綠色轉型成效顯著。數據顯示,園區依托資源循環利用,實現年減排二氧化碳27萬噸、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超34億元。(程雅琦、明萌)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