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頭條

聚焦“6+3”未來產業體系培育新質生產力

重慶“向新”發展 搶佔未來產業制高點

2025年05月07日07:49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基於智能視覺的晶圓檢測裝備,加速高端檢測裝備國產化進程﹔具備高速、高精度等特點的納米時柵技術,發展成為我國精密位移測量領域標志性成果……此前,13家渝企的技術成果躋身工信部公布的“2024年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優秀典型案例”,數量位列全國第三,西部第一。

在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的產業浪潮下,重慶正“向新”發展“6+3”未來產業:按照《重慶市未來產業培育行動計劃》,我市正優先發展空天信息、生物制造等6個高成長未來產業,探索發展腦機接口及腦科學、光子與量子技術等3個高潛力未來產業。

此前一系列成果的取得說明,重慶在搶佔未來競爭制高點、構筑競爭新優勢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

產品“向新”

“重慶造”優勢產品競相涌現

“動動手指,嘗試握一下拳。”近日,在我市某醫院“腦機接口康復治療室”,一名頭戴八爪魚式“頭盔”設備的腦卒中患者正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康復治療。

這台名為“腦機接口手功能康復訓練系統”的設備,基於一種不依賴於大腦正常輸出通路的人機交互技術。當患者產生抓握意圖時,腦電帽會檢測到大腦發出的信號,並通過解碼翻譯轉為特定指令,實現“腦—機—肌”協同交互,由外骨骼帶動手部進行運動。

“該設備能夠為神經受損患者提供新的人機交互手段,助力康復進程。”設備研發方、重慶雲腦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這套設備在同行業中率先取得“腦控機器人產品”認証,被工信部認定為“國家級首台套核心技術裝備”。

腦機接口及腦科學,是當前重慶加快發展未來產業的寫照,一批“重慶造”未來產業優勢產品競相涌現——

生物制造領域,國內首個全人源IL-17A靶點藥物、重慶智翔金泰自主研發的“全人源抗IL-17A單抗——賽立奇單抗”獲批上市﹔先進材料領域,“神舟”飛船、“嫦娥”衛星等“國之重器”,大量採用西南鋁研發的鋁合金材料﹔低空經濟領域,重慶宗申航發在活塞航空發動機產品領域佔據國內市場份額首位……

生態“向新”

加快建設未來產業發展區

人才是創新的靈魂。近年來,重慶加大引才力度,通過實施一攬子引才計劃、深化薦才引才獎勵,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重慶的文化底蘊、產業發展空間,還有對人才的周到服務,讓我感受到這座城市對人才的渴求和尊重。”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博士后鄒程龍對重慶贊不絕口。

2023年,在北京大學攻讀博士的鄒程龍通過重慶在京舉辦的引才活動,來渝投身人工智能在工業制造領域的運用。

人才加速聚集,為培育未來產業生態提供了機遇。重慶借勢開啟新探索——建設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這2個未來產業先導區,推進巴南、江津、璧山創建未來產業先導區籌建區。

“高質量發展未來產業,建設一批產業承載區是應有之義。”市經濟信息委負責人表示,在兩個未來產業先導區,將分別發展空天信息和人工智能產業﹔在3個未來產業先導區籌建區,將分別以生物制造、前沿新材料和沉浸技術作為產業發展主導方向。

重慶重點突出技術創新策源,通過經信、科技、教育等多部門聯動,通過“揭榜挂帥”持續布局重大技術項目來提升未來產業的本地策源能力。

此前,重慶啟動2025年未來產業創新任務“揭榜挂帥”,圍繞量子科技、原子級制造、清潔氫3個產業領域進行項目征集。

同時,重慶推動迭代“產業研究院+產業基金+產業園區”產業生成體系,開展未來產業企業市外招引征集,精准培育本地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和獨角獸企業。

打法“向新”

完善科研成果轉化“助推器”

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已明確,重慶怎樣才能跑得又快又穩?

國內,北京圍繞未來產業重點編織星座通信系統,江蘇著力布局量子科技,浙江突出發展類腦智能,四川積極拓展算力基礎設施應用……多地出台一攬子支持未來產業發展的政策舉措並取得成效,重慶如何做到“人無我有”?

“要在未來產業競爭中佔據領先優勢,重慶必須做好前瞻布局,研究新打法,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項目及產業鏈上。”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史浩飛建言。

中試是推動新技術從“樣品”轉為“產品”的關鍵環節,發展一批中試平台是重慶探索的方向之一。我市重要中試平台之一、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中試的科技成果產業化率能夠達到80%以上,而沒有經過中試的產品產業化率僅有30%,中試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不過,新技術孕育、概念驗証、中試轉化是一個長期過程,要推動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不僅需要耐心,更需要強化全周期服務保障。

對此,市經濟信息委負責人表示,我市正通過實施“前沿技術創新策源、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優質企業主體培育、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應用場景牽引、高端創新人才匯聚”6類行動,在未來產業發展方面進行探索。

“未來產業有其發展規律,我們將依托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培育未來產業。”該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市將錨定“6+3”未來產業細分領域,深化“四側”協同“四鏈”融合,立足“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推動未來產業“破土生根、茁壯成長”。(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夏元)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人民網與重慶文化旅游集團聯合舉辦主題黨日活動
  人民網與重慶文化旅游集團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聯合舉辦“跟著總書記讀好書”主題黨日活動。鄒樂攝 人民網重慶5月22日電 (記者劉政寧)5月22日上午,人民網與重慶文化旅游集團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聯合舉辦“跟著總書記讀好書”主題黨日活動。…
2025年重慶市科技活動周將於24日啟幕
  人民網重慶5月22日電 (記者胡虹)22日,記者從重慶市科技局獲悉,2025年重慶市科技活動周將於5月24日在賽力斯五雲湖會議中心正式啟動。主場活動由重慶市科技局、市委宣傳部、市教委、市科協、市社科聯、沙坪壩區政府聯合主辦,以“矢志創新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將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重點示范科普活動20余項,各區縣、市級有關部門及市級科普基地將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活動600余項。…
渝藏(昌都)文化旅游消費季在渝啟幕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重慶5月22日電 (記者馮文彥)為深化渝昌兩地文化交流協作,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助力昌都打造紅色旅游目的地,喜迎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21日,由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西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昌都市人民政府、重慶市對口支援西藏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重慶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工作隊主辦,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局承辦的“渝藏(昌都)文化旅游消費季”活動在重慶朝天門廣場正式啟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