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紅”加“秀芽綠” 繪就學前教育好風景

如何讓黨建和非遺文化與幼兒園課程有機結合?近日,在“永川秀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地,永川區三官殿幼兒園黨支部用一場“春日茶薈”主題活動,將紅色基因與本土茶文化深度融合,為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紅色動能。
茶香浸潤全環境育人
走進三官殿幼兒園,隻見小班萌娃身著傳統服飾,用黏土與植物創作茶山微景觀﹔中班幼兒在黨員教師、家長指導下體驗揉捻制茶、制作茶葉香皂,竹匾裡翻動的嫩芽映照著孩子的笑臉﹔大班“小茶匠”們展示自主設計的“茶葉書簽”,小廚房裡孩子們做著抹茶餅,揉、捏、壓、蒸、煮、洒、裝……孩子們忙得不亦樂乎,將勞動教育與紅色品格培養巧妙融合。活動特別設置“黨員先鋒茶藝角”,3名黨員教師現場演繹“永川秀芽”傳統炒制技藝,讓孩子們在茶香中感悟工匠精神。
中班幼兒體驗制茶。三官殿幼兒園供圖
家校社共筑文化根脈
“今天孩子教我做茶葉書簽,我覺得太有意思啦!”熊悠然的家長在“芽芽能量拍賣會”上感慨道。據悉,該幼兒園創新建立了“三聯”機制:聯動家委會成立“茶藝媽媽團”,聯姻本土茶企共建實踐課堂,聯合社區開展“茶香進社區”志願服務,幼兒代表向居民贈送自制的茶香書簽,將紅色教育延伸至社會大課堂。
茶香氤氳間,孩子們將親手炒制的“初心茶”、茶葉香皂、抹茶餅等送給參會嘉賓。“這捧茶葉裡,既有非遺傳承的堅守,更蘊含著為黨育人的初心。”三官殿幼兒園黨支部書記鄭詠娟表示:“我們的惠芽文化體系,就是要讓紅色基因像茶樹一樣扎根童心。隨著‘春日茶薈’落幕,這片小小的茶葉正在書寫學前教育黨建與文化融合發展的新篇章。”
黨建賦能驅動文化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傳統文化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進一步推動民族文化的傳承與認同,從小培養孩子的家國情懷,是教育者的使命。
據介紹,一直以來,三官殿幼兒園黨支部以“永川秀芽”為文化核心,秉持“快樂自然,成為自己”的辦園理念,創新構建了“黨建+茶文化”育人體系,通過“五芽課程”的實施,開展了系列茶文化主題活動,將紅色基因與本土茶文化深度融合。
體驗採摘茶葉。三官殿幼兒園供圖
“永川秀芽不僅是地理標志,更是紅色精神的鮮活載體。”三官殿幼兒園黨支部書記鄭詠娟介紹,幼兒園黨支部成立“茶韻育苗”黨員攻堅組,歷時1年多時間研發“五芽課程”,將茶葉採摘、手工制茶等非遺技藝融入五大領域教學。諸紅、余霜霜、張馨予、黃欣怡等黨員教師帶頭組建課程研發專班,開發出《茶山童謠》《茶器裡的二十四節氣》等特色課程,累計開展茶文化主題活動20場次,覆蓋全園幼兒家庭。 (林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