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政務推廣

酉陽文藝之變:“世外桃源”向“文藝高地”深刻轉變

2025年05月13日16:08 |
小字號

景區裡上演酉陽土家面具陽戲。彭媛攝

景區裡上演酉陽土家面具陽戲。彭媛攝

酉陽有2200年建縣史,是800年州府所在地,土家文化、桃源文化、土司文化傳承千年,擁有土家擺手舞、酉陽民歌、酉陽古歌、酉陽陽戲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中國土家擺手舞之鄉”“中國著名民歌之鄉”。

近年來,酉陽一大批文藝工作者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傾情創作,在多個文藝領域斬獲國家級獎項。

文學創作的“桃花源”

今年3月,第三十三屆“東麗杯”孫犁散文評選活動落幕,從全國各地征集的1345篇參選作品中,共評選出97篇獲獎作品。酉陽作家“南風子”的單篇散文《我的露珠國》獲評二等獎。該作品以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情感,深入挖掘生活中的點滴,展現重慶獨特的地域文化。

“南風子”本名彭鑫,出生於1986年,是酉陽一中的一名教師,同時是中國作家協會的會員。多年來,他利用業余時間潛心文藝創作,在《民族文學》《中國校園文學》等刊物發表文學作品、文學評論60余萬字。創作有“少年紅軍傳奇”系列長篇兒童小說《紅寶石口琴》《紅陽雀》等。長篇兒童小說《花田米童》、兒童文學評論集《新時代重慶兒童文學研究》分別入選重慶作協定點深入生活項目、重慶市文聯主題扶持項目。2023年,他創作的散文《月光一碗一碗落下來》榮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散文類大獎。

近年來,酉陽作家深入挖掘本地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用文字描繪土家族、苗族燦爛文化的獨特魅力,也記錄下土苗兒女在時代浪潮中的奮斗與變遷。越來越多的酉陽作家在全國性文學賽事中嶄露頭角,作品屢獲大獎。

截至2024年底,酉陽作家共計出版個人文學著作30余部,在省級(自治區、直轄市)以上文學雜志、報刊等平台發表文學作品2000余篇(首),獲各級文學獎項達60余次。其中,作家楊犁民的作品《露水碩大》獲得第11屆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入選中國作協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系列。2017年12月,楊犁民的詩集《花朵轟鳴》、何春花的散文《其實我不怕黑》、魏巍的文學評論專著《中國當代少數民族女性詩歌研究》等3件作品獲得第7屆重慶少數民族文學獎,入選中國作協多民族作家叢書第二輯。姚明祥的中篇小說《鳳池女人》、魏巍的文學評論專著《沈從文與老舍比較研究》、費麗的詩集《尉犁》獲第9屆重慶文學獎。酉陽籍詩人廖淮光獲《詩刊》社“我向新中國獻首詩”三等獎,並先后獲得第6屆、第7屆郭沫若文藝獎。2024年,《背書》(組詩)獲2024年郭沫若文學藝術最佳新作獎,散文《長安書》獲“第4屆吳伯蕭散文獎”三等獎。2025年3月,酉陽籍詩人李亞偉榮獲第2屆“艾青詩歌獎”。

音樂舞蹈的“天堂”

不久前舉行的“天籟之音·石海之約”第六屆西部民歌賽展演活動中,酉陽土家族歌手張勇、白現貴演唱的原生態民歌《啊啦調情歌》再獲佳績,獲“最佳作品獎”。這曲被譽為來自重慶田野山川間的天籟,融合了酉陽啊啦調、木葉吹奏兩項非遺技藝,過去曾在多個國家級聲樂作品展演中精彩亮相。2024年全國少數民族優秀聲樂作品展演中,張勇、白現貴演唱的《雲端上的啊啦調》,就以其獨特的唱腔和旋律,讓全國觀眾感受到了酉陽民族音樂的深厚底蘊。

酉陽有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均與音樂舞蹈有關。其中,土家擺手舞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宛如土家族的民族史詩,如今已成為群眾日常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展這一非遺舞蹈,酉陽對其舞姿動作進行了創新改變,融入現代舞蹈元素和音樂節奏,使其更具觀賞性和時代感。創新后的土家擺手舞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健身操”,還走出國門大放異彩。

酉陽土家面具陽戲是一種民間儀式戲劇,又名“臉殼戲”,從儺願戲派生而來,演員全部為男性,除旦角外,大都用白布包裹面部,斜戴木質面具,主要通過肢體語言和念唱對白塑造人物、演繹劇情。如今,這項“法生旦淨丑,插科打諢,代人還願,歌舞求神”的民間戲劇走進景區正大放異彩,成為酉陽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名片。

酉陽民歌旋律優美、歌詞質朴,唱出了土家、苗族人民的生活百態和情感世界,是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酉陽通過舉辦民歌大賽、民歌進校園等活動,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民歌傳唱人。年輕一代的歌手在傳承傳統民歌的基礎上,勇於創新,將民歌與流行音樂相結合,創作出了許多深受大眾喜愛的新民歌。這些新民歌既保留了酉陽民歌的獨特韻味,又融入了現代音樂元素,讓酉陽民歌在新時代有了新的表達方式。

此外,酉陽每年舉辦各類音樂舞蹈節會,通過“酉春晚”IP賦能文藝展演,常態化開展“我們的春晚”“酉陽民族文化藝術節”“四季村晚”等大型特色民族節會100余場。在桃源大舞台,集歌舞、情景劇、非遺表演等於一體的《夢幻桃源》精彩上演﹔在龔灘古鎮西秦會館,一台匯集了酉陽民歌、古歌、土家擺手舞等內容的《梯瑪古歌》正拉開帷幕﹔疊石花谷,面具陽戲上演著原始與現代藝術的碰撞……這些常態化演出和節會吸引全國各地的藝術團隊、愛好者以及游客前來交流,沉浸式體驗土家擺手舞的民族韻律和土家文化的風土人情,聆聽悠揚聲長、木葉聲聲的酉陽民歌。不同民族的音樂舞蹈在這裡相互交融,共同奏響了一曲曲動人的藝術樂章。

藝術的高地

早在2019年,酉陽就出台《文藝創作生產資助扶持辦法》,每年對符合條件的精品文藝作品進行資助扶持。同時,定期舉辦藝術研討會、創作培訓班,極大地激發了藝術家們的創作熱情。截止2024年底,全縣共有12個文藝家協會組織,擁有縣級會員1330人、市級協會會員253人、國家級會員97人,數量規模位居重慶前列,藝術的種子遍地開花、百花齊放。

美術家協會堅持精品引領,作品入展市級及以上展覽102件,入展全國美術作品展2件。國畫作品《網紅梯田何家岩村》入展“央視財經頻道舉辦的全國《百村脫貧圖卷》展覽”,並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書法家協會在各類書法賽事中屢獲佳績,《雁塔聖教序》等3件作品入展重慶市第四屆臨帖書法展,《鬆雪齋題跋數則》等4件作品入展重慶市第十二屆書法篆刻作品展,《鄉村振興之旅游組詩》入展“書寫新重慶”(奉節)首屆自作詩文書法展,《春聯(楹聯)》入展重慶市首屆“百花百聯”書法作品展,《陳建功詩武隆呤(草書)》入展“百花齊放慶華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鄉村振興重慶書法作品展。

攝影家協會的會員們則用鏡頭記錄下酉陽的美麗瞬間。無論是桃花源的夢幻美景,還是龔灘古鎮的古朴韻味,都在他們的鏡頭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酉陽不僅是本地文藝家的創作沃土,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底蘊,還吸引不少外地文藝家到此創作。2017年開始,酉陽連續舉辦高校師生寫生藝術季,每年吸引30多所高校1萬余名師生到龔灘採風寫生。目前,龔灘已形成“寫生小鎮”文藝IP,落成吳冠中紀念館、龔灘美術館、藝術與鄉村研究院等,扶持出一批主題文創店鋪、精品民宿,“寫生經濟”蓬勃發展。(酉陽融媒體中心)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人民網與重慶文化旅游集團聯合舉辦主題黨日活動
  人民網與重慶文化旅游集團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聯合舉辦“跟著總書記讀好書”主題黨日活動。鄒樂攝 人民網重慶5月22日電 (記者劉政寧)5月22日上午,人民網與重慶文化旅游集團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聯合舉辦“跟著總書記讀好書”主題黨日活動。…
2025年重慶市科技活動周將於24日啟幕
  人民網重慶5月22日電 (記者胡虹)22日,記者從重慶市科技局獲悉,2025年重慶市科技活動周將於5月24日在賽力斯五雲湖會議中心正式啟動。主場活動由重慶市科技局、市委宣傳部、市教委、市科協、市社科聯、沙坪壩區政府聯合主辦,以“矢志創新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將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重點示范科普活動20余項,各區縣、市級有關部門及市級科普基地將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活動600余項。…
渝藏(昌都)文化旅游消費季在渝啟幕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重慶5月22日電 (記者馮文彥)為深化渝昌兩地文化交流協作,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助力昌都打造紅色旅游目的地,喜迎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21日,由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西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昌都市人民政府、重慶市對口支援西藏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重慶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工作隊主辦,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局承辦的“渝藏(昌都)文化旅游消費季”活動在重慶朝天門廣場正式啟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