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金融>>動態

農行重慶分行:金融活水潤澤大足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5年05月14日15:47 |
小字號

夏日的寶頂山景區,青石步道蜿蜒如龍,修繕一新的游客服務中心人流如織,停車場內車輛整齊排列,智能標識系統為八方來客指引方向……這幅文旅融合的生動圖景背后,是農行重慶分行以金融之力精准滴灌大足“國際文旅名城”建設的堅實足跡。

聚焦核心項目,筑牢文旅發展基石

“從步道翻新到游客服務中心落成,農行的資金支持讓景區煥然一新!”重慶大足石刻國際旅游集團有限公司融資部副部長宋敏站在游客服務中心前感慨道。作為大足文旅產業的“主動脈”,該公司承擔著大足石刻景區綜合配套提質工程的重任,卻一度因資金短缺陷入困境。大足農行迅速成立專項服務團隊,深入調研項目需求,量身定制融資方案,2024年以來,大足農行累計向大足石刻景區發放貸款8.7億元,支持景區步道修繕、停車場擴建、標識系統升級及游客服務中心建設,助力景區基礎設施升級,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農行的信貸支持不僅讓千年石刻煥發新活力,更推動了廣大寺石刻鄉村旅游區、石刻風貌集宿區、親子游園民宿等配套項目落地,形成“一核多點”的全域旅游格局。2024年,大足游客接待量與旅游消費實現雙增長,全年接待游客3875萬人次,門票收入同比去年增加100%。

創新金融產品,激活市場主體動能

走進大足石刻文創園,由該園區設計、雕刻、生產、包裝的玉石文創產品,正通過網絡直播間,售往全國各地。早在建設初期,該文創園的標准化廠房一期建設資金需求量大,大足農行針對企業實際困難,簡化審批流程,快速投放專項貸款,助力園區發展。據大足高科集團總經理譚鵬介紹,截至2024年9月,大足石刻文創園已實現工業總產值6.21億元,解決了周邊1400余人的就業問題。

在園區另一側的重慶蓮山公共藝術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內,廠房多個景觀雕塑正在加緊生產。“我們在為廠房建設資金發愁時,農行主動上門幫助辦理貸款。融資資金的及時到位,解了燃眉之急!”該企業副總經理劉贛感慨道。如今,這家企業已成為西南地區景觀雕塑領域的領軍者,承接了多個城市地標項目。在大足農行助力下,未來,該企業將持續發力數字化設計系統升級,從“制造”向“智造”躍升。

大足農行通過積極推動金融產品創新,推出“旅游景區貸”“鄉村旅游貸”“惠農e貸”等特色信貸產品,滿足不同類型旅游企業、商戶、家庭農場、採摘園等資金需求,助力區內市場經濟蓬勃發展。

深耕特色品牌,釋放文化生產力

“我們的火鍋底料能打入全國市場,離不開農行一路扶持!”重慶鄧鼎計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葉顆棋手持新品,向記者講述著“重慶味道”的蛻變之路。自2020年起,大足農行累計為其提供1280萬元的“科創貸”“知信貸”,支持該企業生產線擴大、產品研發與市場拓展。如今,該企業研發產品超50種,年產量達兩千余噸,企業獲評重慶市專精特新企業。產品已從大足本土走向全國,在競爭激烈的火鍋底料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農行的金融支持不僅限於工業領域,通過專項生產貸款和收購貸款,大足農行助力大足黑山羊、紅薯粉餅等特色農產品擴大規模、提升品質,並借助線上線下渠道聯動,推動本土品牌走向全國。據統計,2024年大足區重點農產品銷售額持續增長,成為文旅之外又一經濟增長極。

大足農行關注大足區特色旅游產品的生產與推廣,為特色產品生產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加大對大足黑山羊、紅薯粉餅等特色農產品生產企業的扶持力度,提供生產貸款、收購貸款等﹔助力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產品質量、拓展銷售渠道。同時,農行還利用自身的渠道優勢,幫助特色農產品企業開展線上線下銷售活動,提高產品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

從千年石刻的守護到文創IP的孵化,從景區提質到鄉村煥新,農行重慶分行以金融之筆串聯起大足文旅產業的每一環,正為“國際文旅名城”建設注入強勁動能。(鄒雨璠)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